[发明专利]一种用户设备移动绕回仿真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010101674.2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加轩;周娇;张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5106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设备 移动 绕回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设备(UE) 移动绕回仿真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系统和长期演进(LTE)系统 的仿真中都采用绕回(WrapAround)小区结构,需要仿真真实网 络中的服务小区干扰、UE干扰等情形。为了对上述干扰的情形进 行仿真,需要模拟真实网络中的UE分布以及移动情形,这就需要 维持仿真系统中UE数量的一致性,并且需要仿真出系统中UE移动 规律。在目前的系统仿真中,采用绕回技术仿真某一覆盖区域的网 络服务小区布局情况以及实际网络中的UE分布和移动情形。在静 态仿真和动态仿真系统中,绕回仿真是最常用的仿真方法。绕回仿 真技术能够保证仿真覆盖区域内UE分布的随机性和连续性,从而 较真实的反映了实际网络小区中各个UE所受到的相互干扰等情 形,为仿真输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目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法:如果某一UE移动出仿真覆盖区域,则随机产生 一个新UE并且随机的撒入仿真覆盖区域。第二种方法:如果某一 UE移动出仿真覆盖区域,则将该UE从移出的位置直接回退到仿真 覆盖区域内。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对UE进行采样。
步骤102,判断仿真覆盖区域内的UE数量是否减少,如果是, 执行步骤103,否则直接执行步骤105。
步骤103,随机产生一个新UE,并将该UE随机撒入仿真覆盖 区域。
步骤104,重新进行接入控制。
步骤105,UE移动绕回仿真完成。
从上述第一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的流程可见,该仿真方法 在每次采样时,统计出仿真覆盖区域中的UE数量,如果UE减少了, 就随机产生一个新的UE并随机撒入仿真覆盖区域中。
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的流程图。如图 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UE进行采样。
步骤202,判断是否有UE移出仿真覆盖区域,如果是,执行步 骤203,否则直接执行步骤206。
步骤203,计算移动出仿真覆盖区域的UE的出界点。
步骤204,根据即时UE位置和小区服务站点位置信息计算出需 要回退的距离。
步骤205,记录回退后的位置,将该位置信息作为该UE的即时 位置。
步骤206,UE移动绕回仿真完成。
从上述第二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的流程可见,该仿真方法 在每次采样时,将每个移动出仿真覆盖区域的UE直接回退到仿真 覆盖区域中。
从上述现有的两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看 出,两种方法中对UE移动绕回的仿真处理都只是简单的维持了仿 真覆盖区域的UE的数量一致,并没有准确的仿真出UE实时位置变 化,因此现有的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间断了UE移动的连续性,这 就导致后续的计算干扰等步骤的仿真结果不准确,从而导致了仿真 输出的相关指标与实际网络情况的差异很大,仿真输出结果的可参 考性降低。并且,采用第一种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还增加了UE接 入控制等计算过程,增加了处理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移动绕回仿真方法,旨在对UE移 动绕回位置进行精确仿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移动绕回仿真装置,旨在对UE 移动绕回位置进行精确仿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UE移动绕回仿真方法,用于包括 仿真覆盖区域和干扰区域的绕回结构的小区布局,该仿真覆盖区域 的边界由多个边界线段组成,该方法包括:
根据UE的即时位置坐标判断UE是否移出仿真覆盖区域,如果 是,确定UE移出仿真覆盖区域所跨越的边界线段的函数表达式, 否则,UE移动绕回仿真完成;
根据UE移出仿真覆盖区域所跨越的边界线段的函数表达式确 定该边界线段对应的干扰区域;
确定UE移出仿真覆盖区域所跨越的边界线段对应的干扰区域 的偏移坐标;
根据UE的即时位置坐标和UE移出仿真覆盖区域所跨越的边 界线段对应的干扰区域的偏移坐标确定绕回UE的坐标,UE移动绕 回仿真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锥体离心机
- 下一篇:镨或镨铕掺杂硅酸锶锂黄色-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