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水检查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1554.2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荣;梁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少荣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张欣棠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替代传统检查井的排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目前排水检查井使用最多的是砖砌和混凝土检查井,这两类属于传统检查井。首先,砖砌检查井易裂缝渗漏,国家也早已禁止使用粘土砖;混凝土检查井施工现场制作复杂,施工周期很长,工程费用高。其次,大量使用的新型管材,如塑料排水管道和玻璃钢排水管道,与砖砌或混凝土检查井的连接,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极易造成连接处的破坏漏水。
现在的排水检查井还有使用的是塑料检查井,但塑料检查井由于受到模具的限制,无法根据具体工程自由灵活调节连接管道的高程和平面转角问题,在工程使用中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不但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经久耐用、整体性好、安装快捷方便、节省占地、水流阻力小、工程费用低,而且还很好解决了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问题,使管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能灵活连接而不受模具限制的排水检查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井室、与井室相连通的管道,其特征在于:井室的底部为井底,该井底由上层井底和下层井底构成,上层井底为具有流槽的上层井底,与井室相连通的管道与该流槽相贯通。
下层井底采用平面形结构。
与井室相连通的管道与井室的井壁之间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
在井室的上部设置有收口段,在收口段上部设置有井筒。
所述的井室为圆柱体结构或者方柱体结构,设置在井室上部的收口段采用直面或曲面结构,并且又分别分为三面收口和四面收口两种形式,设置在收口段上部的井筒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的排水检查井由玻璃纤维和聚酯树脂整体制作而成。
当井室直径不大于700mm时,收口段、井室与井筒为同一直径的一体式结构。
排水检查井分为污水和雨水排水检查井,雨水排水检查井的流槽比污水排水检查井流槽浅。
本发明不但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经久耐用,整体性好,安装快捷方便,节省占地,水流阻力小,工程费用低等优点,是传统检查井的理想替代产品;而且还很好解决了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问题,使管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能灵活连接而不受模具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直筒型同管径的雨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直筒型同管径的雨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直筒型同管径的雨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直筒型同管径的污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直筒型同管径的污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直筒型同管径的污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径的雨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径的雨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径的雨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径的污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径的污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直筒型不同管径的污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直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21为本发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23为本发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24为本发明的曲面三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图26为本发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2-2剖面图。
图27为本发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雨水排水检查井的俯视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直面四面收口式污水排水检查井的1-1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少荣,未经徐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5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提高全息制版的化学喷银速度和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