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低碳冷轧极薄带钢产生边裂的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01381.4 申请日: 2010-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1811134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罗石念;孔祥胜;苗润涛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B1/22 分类号: B21B1/22;C22C38/04;B21B37/00;B21B37/74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孙健
地址: 315807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止 冷轧 带钢 产生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碳冷轧带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低碳冷轧极薄带钢产生边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冷轧基料用低碳热连轧带钢年需求量为1500万吨,特别是浙江宁波周边地区电子、家电及彩涂建筑板行业十分发达,且长三角一带生产冷轧薄带钢的中、小型冷轧厂比较多,大多使用低碳钢材质、板厚规格在0.5mm以下的极薄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年用量达300万吨以上。

目前国内冷轧厂一般均采用单机架或双机架可逆式冷轧机组,使用低碳热连轧带钢制造板厚规格为0.15~0.50mm的极薄冷轧板带钢,并在酸洗机组按冷轧成品带钢目标宽度(加上拉窄量)将热轧带钢进行剪边处理。现有的热轧低碳钢卷轧制这类极薄冷轧带钢时,由于其冷轧张力很大、轧制速度快且总压下率很高,易于出现窄尺、边部裂口、锯齿边缺陷,有时因裂边过大甚至发生断带、爆辊等质量事故,不仅严重影响用户正常生产,而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除与热轧来料卷的内在质量有关外,还主要与酸洗时剪边园盘剪剪刃磨损钝化、或剪刃间隙、或剪刃重合量调整不当有关,目前这些参数值大多采用经验值和人工修正的方式来调整,易带来带钢边部毛刺和园盘剪崩刃等质量问题,这是造成冷轧成品带钢边裂的重要原因。

2006年10月,德国SMS公司H.P.里西特等在中国公开了一项发明专利“在冷轧金属带的边棱部位施加一种可调节的拉应力分布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冷轧机组入口侧进行润滑和在出口侧进行冷却使工作辊的润滑和冷却分开,使用区段喷射装置来喷射具有不同温度范围的轧制润滑油对带钢边部施加附加影响等方法,其目的是减少生成太高的拉力和带钢边部开裂的危险。但若在我国国内众多中、小型冷轧厂应用,因需在冷轧机组新增设备,受到现场场地限制,且增加生产成本与日常设备使用维护成本。

2008年1月,鞍钢股份公司乔磊等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热连轧机组防止带钢产生边裂的装置”,特征是在热轧机组导位板喇叭口与导位板通道交界处,传动侧与工作侧分别安装导轮装置,并在导轮装置辊身两侧安装热轧油喷嘴,轧制过程中喷射热轧油以避免带钢边部刮碰导位板而产生边裂。其缺点是:①增加生产设备;②使用热轧油,增加生产成本,污染生产场地环境,设备维护成本增加;③只能部分解决热轧带钢边裂问题,不能最终解决极薄冷轧带钢边裂问题。

2005年5月,鞍钢新轧公司胡洪旭等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超低碳软钢酸洗剪边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圆盘剪的水平间隙值和垂直间隙值的剪边参数值由与原料厚度呈线性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过程计算机进行计算,经现场实际测试应用后,因剪边造成的成品冷轧带钢锯齿边、边裂等缺陷量比以前下降了55%左右;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成品冷轧带钢的边裂问题。

总结冷轧带钢边裂缺陷的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原热轧带钢钢质有问题,如存在化学成分偏析,气泡和夹杂物多等;

(2)热轧板坯边缘过热、过烧;

(3)热轧钢卷边缘机械损伤;

(4)热轧带钢酸洗时,剪边园盘剪剪刃磨损钝化或剪刃间隙或剪刃重合量调整不当;

(5)酸洗剪边量小;

(6)冷轧轧制工艺控制不当,总压下量大;

(7)冷轧轧制时带钢跑偏;

(8)带钢边缘在大张力轧制条件下发生撕裂;

(9)各机架、各道次的压下率及张力分配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低碳冷轧极薄带钢边裂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薄带钢边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低碳冷轧极薄带钢边裂的方法,步骤如下:

(1)冶炼工艺

钢其主要化学成分按国内通用的低碳钢SPHC成分设计,其化学成分(按重量%)为:C≤0.07,Si≤0.020,Mn 0.15~0.40,P≤0.025,S≤0.025,Als 0.015~0.06,N≤0.006,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s>27/14N,Mn/S≥15。

采用铁水脱硫、转炉冶炼、氩站吹氩处理、连铸成坯。

(2)热轧工艺

a.将板坯加热到1210~1270℃,同板温差≤40℃。

b.进行粗轧,粗轧出口温度为1060~1100℃;粗轧机R2前的立辊采用宽度自动液压控制技术和短行程控制。

关于热轧卷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规则性的边部折叠缺陷,系板坯侧面和角部在侧压时向中间移动、水平压下时翻边所致。粗轧时侧压量一般为≤50mm。

第二架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采用保温罩,有效减少热轧板在辊道上的温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