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煤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1350.9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钱超;陈汉庚;陈新志;何潮洪;任其龙;陈丰秋;吴忠标;荣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1/32 | 分类号: | C10L1/32;C10L1/10;C10L1/24;C10L1/19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煤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煤浆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以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为原料, 采用不同分散剂制备水煤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煤浆的制备工艺分为干法制浆和湿法制浆两种,干法制浆是将制浆用煤破碎,干磨 至用户所需的产品细度与粒度分布后,再加入水和分散剂进行捏混并在搅拌机中调浆;湿 法制浆是将煤、水和添加剂一起加入磨机,最终产品就是水煤浆。
在制浆过程中,煤的粒度分布是决定水煤浆浓度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制备一种 高浓度的水煤浆,要求煤粉颗粒各粒径的含量要有一定的分布,使大颗粒间的空隙为细 颗粒所充填,细颗粒间的空隙又能为更细颗粒所充填,以减少空隙所消耗的水量,从而提 高制浆浓度;好的粒度级配可以使添加剂与煤炭表面很好地吸附,从而提高煤浆稳定性。
化学添加剂的作用主要在于改变颗粒间的表面性质,提高煤炭表面的亲水性,降低煤 水界面的张力。促使煤粒表面能更容易被水所润湿,使煤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防止颗 粒团聚;借助于添加剂调节煤浆的酸碱度、消除浆体中的气泡和有害成分等不利因素。根 据添加剂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分散剂、稳定剂和助剂等。分散剂属表面活性剂,大致可分 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用于水煤浆的分散剂主要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用量一般 为干煤的1%左右。稳定剂的作用是使煤颗粒能较长期地稳定悬浮在水中,不发生硬沉淀 和生化作用,常用的稳定剂主要有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如:各种可溶性盐类,高分子表面 活性剂,纤维素,聚丙烯酸盐。其用量一般在干煤的0.006%-0.1%。
煤粉经过等离子体裂解后产生含乙炔的气体混合物。这是一种新型的煤加工工艺,因 其具有节能、环保和节约资源等特点,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由于裂解过程属于超短接触 反应,煤粉不能反应完全,同时由于存在结焦现象,因此裂解产物包括气液固三相,经淬 冷后,固相部分就沉积下来,称为固体产物(即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固体产物 中包括未分解完全的煤粉、裂解后产生的碳黑类物质及无机物,其特点在于固体产物的粒 径小(平均40~50μm,95%以上的颗粒的粒径在150μm以下),比表面积比原煤略大(约 12m2/g)。
该固体产物目前一般直接用于焚烧,但因为其粉尘重量轻、粒度细等特点导致其运输 困难。
目前,以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制备水煤浆的方法尚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高浓度、低粘度的水煤浆及其制备 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煤浆,其由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 水、稳定剂和分散剂组成,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 水)=50%~65.4%的重量比,稳定剂与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的重量比为0.1~2%,分 散剂与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的重量比为0.1~2%。
作为本发明的水煤浆的改进:分散剂为阴离子型分散剂或非离子型分散剂,所述稳 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
作为本发明的水煤浆的进一步改进:阴离子型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盐、十二烷基 苯磺酸钠或氨基磺酸类分散剂,非离子型分散剂为OP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EP=10)。
所述氨基磺酸类分散剂的平均分子量为4000-7000,由对氨基苯磺酸、苯酚及甲醛等 于碱性条件下缩合而得;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作为本发明的水煤浆的进一步改进: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满足以下特性:
煤炭基水分Mad为5~10%,干燥基灰分Ad为0~14%,干燥无灰基挥发分>25%,干燥 无灰基碳元素>85%,干燥无灰基氧元素1~4%,干燥无灰基硫元素0.1~0.8%。
干燥无灰基碳元素、干燥无灰基氧元素和干燥无灰基硫元素是指除去水份、灰份后 对煤进行的元素分析数据。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水煤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稳定剂加入水中搅拌至溶解,得稳定剂水溶液;
2)、将等离子体裂解煤固体副产物、分散剂和稳定剂水溶液均匀搅拌后,得水煤浆。
作为本发明的水煤浆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步骤2)中于20~40℃以600~1000r/min的速 度进行搅拌,时间为2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