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播深自控系统的调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01221.X | 申请日: | 2010-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文;蔡国华;何进;王庆杰;李慧;苏艳波;卢彩云;吴沙沙;张学敏;李问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G01B21/02;A01C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自控 系统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播深自控系统的调节 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耕作地,播种之前有旋耕、平地做畦等工序,而保护性耕作取消翻耕作 业、用大量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直接播种,能保水保墒培肥地力,已在我国北 方地区大面积推广。因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秸秆覆盖地表直接进行开沟、施 肥、播种和覆土镇压的技术,相比传统耕作地表,保护性耕作地表不平整,而且 有秸秆覆盖,对播种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在播深技术研究方面,针对保护性耕作地表不平整,利用传感器检测 技术、单片机技术、液压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现代机械化技术来调整耕深,国内研 究较少。播种作业过程中,现有播深调节方法主要有主动式调节或被动式调节两 种形式。其中主动式调节目前主要采用力、位调节或力、位综合调节等,在土壤 结构或田间条件复杂情况下,效果不佳;被动式调节主要采用单体仿形与整体仿 形两种形式,单体仿形主要有在开沟器上加装限深轮、在滑刀式开沟器上加装限 深滑板以及把开沟器通过随动机构与机架铰接等,当土壤比阻一致时,用单体仿 形调节法可得到较均匀的播种深度。如果土质不均匀,则调节机构在松软土壤上 下陷较深,使播种深度增加。整体仿形则是利用整机地轮仿形,结构简单,但仿 形效果差于单体仿形。综上,现有播深调节装置在保护性地块实施起来均存在不 同程度的缺陷。
利用电液控制技术控制耕深,在国外应用较多,主要形式为利用液压油缸、 多连杆等调节地轮相对机架的高度,以实现调整工作部件(割刀、施肥器、弹齿 等)相对机架的高度,最终实现工作部件工作深度稳定。此方法主要缺陷一是地 轮超前仿形问题不易解决,二是在控制部分需要修正一些参数来补偿地轮下陷的 深度。
对不同作物、不同地块,其开沟器与机架适宜相对位置不一,这时开沟深度 往往通过调节开沟器铲柄的螺母来实现,调节起来费力费时,且调节精度不高。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在保护性耕作地表自动调节播深的装置,以提高作业 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播深自控系统的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在不平 整的保护性耕作地表、维持一定的开沟深度、避免过深或过浅的开沟作业,保证 种子播种在合适的深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小机架、大地轮、小地轮、第 一检测单元、控制部分、液压系统、底座支板、液压马达、齿轮、开沟器、小铁 板、第二检测单元、导轨、镇压轮;其中,底座支板、液压马达、齿轮、开沟器、 导轨组成了执行机构;小机架通过四杆机构与大机架相连;大地轮固定在小机架 上,镇压轮铰接在小机架上;大地轮与镇压轮承受了小机架的全部重力,在地表 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陷;小地轮铰接在大地轮的轮轴上,在垂直面中,相对小机架 自由浮动;第一检测单元实时测量小机架相对地面的距离;第二检测单元实时测 量开沟器相对小机架的距离;第一检测单元与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的反馈信号发送 至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将信息处理后传递给液压系统,控制液压马达输出轴的正 反转;执行机构在液压马达输出轴的作用下,带动齿轮转动,开沟器铲柄前侧齿 条与齿轮啮合,实现开沟器铲柄后侧滑块沿导轨上下移动,实时控制调整播深。
所述的镇压轮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与地表贴实。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上方安装在小地轮上方的小机架上,下方与小地轮轮轴相 连,实时测量地轮轮轴与第一检测单元机架安装位置的距离,测量结果垂直分量 再加上地轮的半径,即为小机架相对地面的距离;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固定在开沟 器上方的小机架上,通过实时测量小机架上端与焊接在开沟器上端的小铁板的距 离,测得开沟器相对小机架的距离。
所述液压系统组成为:油箱,液压泵的输入端伸入油箱,输出端串联过滤器, 然后并联单向阀、顺序阀、溢流阀,单向阀的输出端并联蓄能泵、比例换向阀、 节流阀,比例换向阀、节流阀、顺序阀、溢流阀通过散热器接入油箱;比例换向 阀与液压马达连接;
所述液压泵从油箱吸油;当比例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的液压油经过滤 器、单向阀进入蓄能泵,节流阀和顺序阀配合蓄能泵工作,为系统稳流以及卸荷; 当比例换向阀不处于中位时,液压泵的液压油经过滤器、单向阀、比例换向阀进 入液压马达,同时蓄能泵也将积蓄的压力油释放出来,驱动执行机构;系统压力 过大时,油液经溢流阀、散热器流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