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侧独立驱动车辆主辅电机动力耦合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654.3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逢春;董玉刚;张承宁;武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12;B60K17/02;B60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驱动 车辆 电机 动力 耦合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力总成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侧独立驱动车辆主辅电机动力耦合总成。
背景技术
双侧独立驱动车辆是指车辆左右侧电机分别带动左右侧驱动轮直线行驶,转向则通过左右侧电机产生的转速差来实现。这种驱动方案显著的优势使其在电传动车辆上应用前景广阔。双侧电机独立驱动不仅总体布置灵活,而且整车控制策略容易实现。当前大部分双侧电机独立驱动车辆是将驱动电机直接与侧传动相连或者在驱动电机与侧传动之间增加变速箱,前者很难同时满足低速大扭矩和高速低扭矩的需求,后者由于变速箱的存在,使得驱动电机在变速箱内的功率损失大,且存在换挡动力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双侧独立驱动车辆的主辅电机动力耦合总成,以克服当前双侧独立驱动车辆存在的上述不足,一方面能有效地利用主驱动电机实现高速低扭矩,并减小传动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另一方面,实现了主驱动电机和辅助电机的动力耦合,从而实现低速大扭矩,另外,缩短了制动转矩的传输路径,有利于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单侧主辅电机独立驱动是指车辆每个主动轮由一个主驱动电机和一个辅助驱动电机共同驱动,该结构继承了双电机独立驱动的优点,同时具有控制灵活,多个电机单独过载和组合过载,多个电机协调工作也可独立工作的特点。为解决传动系统大范围无动力中断变扭、无级变速、无级转向以及高可靠性等方面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主驱动电机4和辅助电机11布置在同侧,且轴平行布置,辅助电机11输出动力经辅助电机减速器10、辅助电机离合器9、辅助电机动力输入齿轮8、主驱动电机4输出动力经传动轴5,在动力耦合齿轮6处实现转矩耦合。这种结构能有效地实现双侧独立驱动车辆多种工作模式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是该双侧独立驱动车辆主辅电机动力耦合总成组成结构图。
图中:1.储能装置、2.辅助电机控制器、3.主驱动电机控制器、4.主驱动电机、5.传动轴、6.动力耦合齿轮、7.左驱动轮、8.辅助电机动力输入齿轮、9.辅助电机离合器、10.辅助电机减速器、11.辅助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由储能装置1、辅助电机控制器2、主驱动电机控制器3、主驱动电机4、传动轴5、动力耦合齿轮6、左驱动轮7、辅助电机动力输入齿轮8、辅助电机离合器9、辅助电机减速器10、辅助电机11组成,其特征在于:主驱动电机4和辅助电机11布置在同侧,且轴平行布置,辅助电机11输出动力经辅助电机减速器10、辅助电机离合器9、辅助电机动力输入齿轮8、主驱动电机4输出动力经传动轴5,在动力耦合齿轮6处实现转矩耦合。
主驱动电机控制器3控制主驱动电机4的工作状态和动力输出,辅助电机控制器2控制辅助电机11的工作状态和动力输出,辅助电机11动力输出的通、断具体通过控制辅助电机离合器9实现。
通过控制辅助电机离合器9,可以得到双侧独立驱动车辆主辅电机的多种工作模式。组合状态如表1所示,其中√表示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X表示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M”表示电动机采用电动控制,“G”表示电动机采用发电控制,“C”表示电动机关闭,“N”表示电机自由旋转。
表1 工作模式
其工作原理如下:
主驱动电机驱动工作模式:储能装置1输出能量,主驱动电机控制器3按照驾驶员指令控制主驱动电机4工作于电动模式,主驱动电机输出动力经传动轴5输出到驱动轮7,驱动车辆行驶,此时,辅助电机离合器9断开,辅助电机11处于停机状态。
辅助电机驱动工作模式:辅助电机离合器9接合,储能装置1输出能量,辅助电机控制器2按照驾驶员指令控制辅助电机11工作于电动模式,辅助电机输出动力经辅助电机减速器10、辅助电机离合器9、辅助电机动力输入齿轮8、动力耦合齿轮6、传动轴5输出到驱动轮7,驱动车辆行驶,此时,主驱动电机处于自由旋转状态。
主驱动电机和辅助电机耦合驱动工作模式:储能装置1输出能量,主驱动电机控制器3和辅助电机控制器2按照驾驶员指令控制主驱动电机4和辅助电机11工作于电动模式,辅助电机离合器9接合,主驱动电机4输出动力给传动轴5,同时,辅助电机11输出动力经辅助电机减速器10、辅助电机离合器9、辅助电机动力输入齿轮8,两电机在动力耦合齿轮6处实现转矩耦合,耦合后的动力经传动轴5输出到驱动轮7,驱动车辆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