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畜禽水产饲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0233.0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东如 |
主分类号: | A23K1/175 | 分类号: | A23K1/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55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 水产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尤其涉及育肥猪、育肥牛羊、鸡、鱼用等畜禽水产 饲料。
背景技术
按美国NRC育肥猪的饲养标准及中国育肥猪的饲养标准配方,蛋白质以豆 粕含42%个蛋白为基准,小动物占30%,中等动物占22%,大龄占15%以上,本 发明发现其中有9个豆粕被畜禽消化了但不能吸收而生成了有害的氨气且以氨 氮的型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污染环境。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一份 关于畜禽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的报告指出,其中全球数量最大的10亿5000万头 牛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不但比其它家畜动物高出许多,更 超越人类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份400页的报告还 指出牛群等畜禽的屁和排泄物会排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就占 全球总量的2/3,而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在饲料配方中微量元素无机、有机一、二、三代和十几种纳米级加工方法 的不同生产厂家加工的产品质量是有差别的,本发明申请人从所有加工方法中 筛选出了最好的加工方法,将元素用该方法加工出来进行配方试验,从二00三年 开始在巴中光辉,重庆德佳,南充杨健猪场做了51批次,491个组,2943头猪的试 验,历时五年十个月研发出该产品。先抽取中国12家微量元素生产厂家生产的7 水和1水的铜.铁.锌.锰.钴.硒.碘等产品,并筛选出了四家质量好的产品,进行 深加工,委托有试验室加工微量元素技术的试验室进行微量元素小样品加工,并 对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用量和协同拮抗动物试验,结果发现,性价比一水的比七 水五水好,有机元素1代2代3代又一代比一代好,纳米级微量元素物理和化学 等十几种加工方法又只有其中一种方法加工出来的微量元素又进行赘合后其性 价比又比最好的有机元素好。
二、微量元素对动物的营养作用原来都是被动发现,最初发现铁,后来发现 铜、锌、锰、碘、钴、铬、硒能促进动物生长目前巳全面使用,目前巳有报道 的其他元素有锗、锂、砷、碲、镍等元素,本发明申请人变被动发现为主动发 现,将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除开制造原子弹的元素和价格太高的及六种有毒元 素没有试验外,其余全部元素用本发明申请人筛选出的更好的加工方法进行深 加工并用不同剂量和元素互相代替做育肥猪增重试验,按本发明申请人推荐的 钠米形态的微量元素需要量添加饲喂10-200公斤洋三元及PLC及一洋一土二洋 一土生长育肥猪做出来的结果为10-200公斤阶段每公斤饲粮铁锌为90毫克,钴 为20毫克,铬为7.5毫克,硒0.3毫克,铜为5毫克,锰为4毫克,碘为0.1 毫克,钌1毫克,锗10毫克。新美英加台系配方元素铜125毫克,钙以无机形 态添加需要量以NRC原标准不变,磷的需要量以无机形态的有效磷20-60公斤 段为百分之0.13,60-90公斤段为百分之0.1。在此基础上增加和减少对育肥猪 生产性能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和成本增加。
三、对美国NRC及中国洋三元生长育肥猪饲养标准中的蛋白质需要量又以 赖AA和苏AA含量为研究重点及国产脱脂鱼粉和未脱脂鱼粉,商品赖AA和苏AA、 小肽制品药物及瘦肉精及莱克多巴胺的研究,以最后试验结果,中国洋三元和 洋五元赖豆粕形态的AA苏AA需要量等同为每公斤饲粮20-35公斤阶段0.47; 色AA为0.14,35-60公斤段为0.46;色AA为0.13,60-90公斤段为0.37,色 AA为0.1,在此基础上增加商品赖AA和添加以豆粕形态的赖AA无任何改善生 产性能的作用,其他氨基酸不用考虑,进口和国产脱脂鱼粉和未脱脂的鱼粉效 果相等且只抵豆粕的蛋白用量的效果及全世界更好的小肽制品任何药物及瘦肉 精及莱克多巴胺添加到该厂纳米级微量元素预混料生产的全价料中饲喂育肥猪 对生产性能改善为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发明,提供育肥猪、育肥牛羊、鸡、青鱼、鲤鱼、草鱼 用畜禽水产饲料,其相比现有饲料可以降低产品配方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减 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育肥猪、育肥牛羊用饲料,原料组成及其重量 份数为:玉米77.2-94.8份、豆粕CP42%为3-23份、石粉1.2-1.8份、盐0.5 份、预混料0.68-0.7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东如,未经张东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