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量可控的导管粘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0134.2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路;吴小吾;刘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三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量 可控 导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装置涉及一种以输液器PVC为主要材质的导管粘结装置,属 于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类及其它产品的PVC导管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用 环己酮作为粘接剂,粘结装置一般都很简陋,只是简单地将环己酮倒入装 有海绵的小容器里,通过导管挤压海绵中的环己酮液体来完成粘接工作。
常规的粘结工装因易造成环己酮在导管的粘贴面上分布不均匀,往往 很难达到满意的粘贴效果,给产品质量埋下隐患。由于在简易容器中环己 酮暴露在空气中的范围大,加上其本身的挥发性,空气中环己酮溶度往往 比较高。因环己酮对皮肤有刺激性,长期反复接触可导致皮炎,甚至有可 能造成眼角膜损害。高浓度的环己酮有麻醉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 用,中毒时会损害血管,引起心肌、肺、肝、脾、肾及脑病变,发生大块 凝固性坏死,引起震颤麻醉、体温降低,终至死亡。若环境中的环己酮长 时间处于高溶度状态,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将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的实际操作要求为出发点,提供一 种既可以减少环己酮挥发量又可以增强导管粘接效果的用量可控的导管粘接 装置。通过控制环己酮的挥发以降低空气中的溶度从而大大减少对工作人员 的健康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量可控的导管粘接装置,包括容器及与容器底部相通的底座,底座 上设底座盖,底座盖上设有液体通道,液体通道与容器的底部连接,容器的下 部设有滴芯,容器上部设有过滤塞,过滤塞底部设有滤网,滤网上设有漏液 孔,漏液孔使环己酮流入容器内,过滤塞上部设有旋盖。在底座盖上设有粘胶 孔,粘胶孔一侧设有液体通道,液体通道口设有封闭钢珠,封闭钢珠依次与 液体通道内设的复位弹簧及调节螺丝连接,调节螺丝前端设有一斜面与容器2 底部通孔相间隙配合,粘胶孔的另一侧上端斜开了一个与底座相通的通溢流 孔,底座外侧还设有排液口和排液口塞。
本发明的产品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
1、容器内加入适量导管粘接剂环己酮,然后关闭加液口,由于可旋式过 滤塞的旋盖和过滤网的双重作用可以大大减少环己酮的挥发。
2、通过调节旋钮可控制环己酮的流量,因调节旋钮前端有一斜面可与盖 子内部的液体通道进行间隙配合,在调节旋钮作用下,环己酮经间隙进入液 体通道,并通过滴芯来进行流量观察。
3、插入需粘接的导管,通过钢珠打开液口,容器中的环己酮流过滴芯, 通过调节旋钮的斜面间隙,经弹簧最后由钢珠的开口处进入粘胶孔内流到导 管外表面进行粘胶,拔掉导管后,钢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钢珠可封闭液 体通道的开口,以防止环己酮继续流入粘胶孔。
4、为了解决粘胶孔中的环己酮可能溢出的问题,在粘胶孔的上端斜开 了一个与底座相通的通孔,将可能会溢出的环己酮排入下底座,当溢出环己 酮在下座中累积到一定量时,打开排液口塞由下底座排液口排出。
5、改变传统的粘胶装置,将粘胶孔尺寸设计成与导管外径尺寸相同, 可大大减少环己酮的挥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为可旋式过滤塞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装置由可旋式过滤塞1、容器2、滴 芯3、弹簧4、钢珠5、粘胶孔6、底座盖7、溢流孔8、底座9、调节螺 丝10、排液口塞11、排液口12、液体通道13组成。
一种用量可控的导管粘接装置,包括容器2和底座9,容器2底部设有通 孔与底座9相连接,底座9上设底座盖7,底座盖7上设有液体通道13与容 器2的底部连接,容器2内的下部设有滴芯3,容器2上部设有过滤塞1,过 滤塞1底部设有滤网15,滤网15上的漏液孔16使环己酮流入容器2内, 过滤塞1带有旋盖14。在底座盖7上设有粘胶孔6,粘胶孔6一侧设有液体 通道13,液体通道口设有封闭钢珠5,钢珠5与液体通道13内设的复位弹簧 4及调节螺丝10连接,调节螺丝前端设有一斜面与容器2底部通孔相间隙配 合,粘胶孔6的另一侧上端斜开了一个与底座9相通的通溢流孔8,底座9外 侧还设有排液口12和排液口塞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三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三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0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六辊轧机的万向轴接头结构
- 下一篇:感光材料实验用涂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