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46522.7 | 申请日: | 201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绍通;刘模;吴学凤;唐晓明;潘丽军;郑志;李兴江;罗水忠;庞锐;陈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7/56 | 分类号: | C12P7/56;C07C59/08;C07C51/42;C07C51/47;C12R1/845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乳酸 方法 | ||
1.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过40目筛,采用稀碱液、稀酸液、纤维素酶依次处理,制得含糖质量百分比为8-12%的糖化液10L;
(2)将制得的质量百分比为8-12%糖化液加入发酵罐中,同时加入碳酸钙400-600g、硝酸铵30-35g、磷酸二氢钾3-5g、磷酸二氢钠2-3g、硫酸锌3-4g、硫酸镁3-4g和硫酸亚铁0.8-1.0g,灭菌冷却至32℃~34℃,接种孢子浓度为1011个/L的米根霉(Rhizopus oryzae)AS3.819孢子悬液500mL,在32℃~34℃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发酵时间60-65h;停止通风及搅拌,罐中残糖浓度小于5g/L,静置;米根霉菌体自然沉降到发酵罐底,采用正压排出5/6体积的L-乳酸发酵液;
(3)按步骤(2)在发酵罐内重新加入物料,在32℃~34℃进行通气搅拌发酵,重复25批次,每个批次发酵时间20~22h;每个批次发酵结束,停止通风及搅拌,米根霉菌体留在罐底重复利用,正压放出5/6体积的L-乳酸发酵液;
(4)将步骤(2)和(3)得到的L-乳酸发酵液合并,按质量/体积比加入4.5‰(w/v)氢氧化钙、7.5‰(w/v)活性炭和3‰(w/v)硫酸镁,在70℃下搅拌45min,静置,离心过滤除去杂质,得到L-乳酸发酵清液;
(5)采用98%浓硫酸对L-乳酸发酵清液进行酸化,静置沉淀,除去硫酸钙,得到酸化发酵液;
(6)将酸化发酵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3000道尔顿的卷式超滤膜,操作压力0.8Mpa,浓缩比为10,除去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得到超滤浓缩液和超滤透过液,超滤浓缩液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重新过滤;
(7)将超滤透过液采用纳滤膜过滤,截留分子量150~300道尔顿,操作压力1.0MPa,透过液体积占进料体积的95%,得到纳滤浓缩液和纳滤透过液,纳滤浓缩液进入超滤膜超滤;
(8)将纳滤透过液采用反渗透预浓缩,操作压力4MPa,得到质量分数为18%的L-乳酸预浓缩液;
(9)将L-乳酸预浓缩液依次经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除无机盐,得到脱盐L-乳酸溶液;
(10)脱盐L-乳酸溶液进入真空蒸馏单元进行浓缩,得到质量百分浓度85%的L-乳酸产品,质量达到GB2023-2003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作物秸秆为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65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应急灯
- 下一篇:一种基于NFC的定量出水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