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氧分压和光敏剂荧光监测功能的单态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44815.1 | 申请日: | 201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8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步洪;林慧韫;陈德福;林黎升;沈毅;谢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氧分压 光敏剂 荧光 监测 功能 单态氧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中的一种单态氧(Singlet oxygen, 1O2)检测装置,具体说是通过直接检测PDT中1O2近红外发光,并同时对样品中的氧分压和 光敏剂荧光信号进行实时监测,三者结合起来后可以对PDT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属激光医学 治疗仪器类。
背景技术
PDT是一种联合利用光、光敏剂和氧分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地治疗肿瘤,年龄 相关性黄斑变性和鲜红斑痣等良性疾病的新疗法,它与手术、化疗和放疗等肿瘤治疗手段相 比,具有双重性选择的独特优点:首先,病变组织能够选择性地潴留光敏剂;其次,只有在 特定波长光的辐照下,潴留在组织中的光敏剂才能和组织中的氧分子发生生化反应产生对细 胞具有毒性的活性氧,其中1O2被认为是II型PDT的主要毒性物质。随着PDT基础研究的不 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如何精确、有效地计算,并实时调整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已成 为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挑战性课题。目前,PDT剂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方法:显式 剂量法、隐式剂量法、组织体对PDT的响应检测和直接剂量法。其中,直接剂量法通过直接 测量具有细胞毒性的1O2,特别是通过测量1O2近红外发光开展PDT剂量学的研究已成为国际 前沿研究热点。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克服现有其它剂量学方法中的光、光敏剂、氧 分子,以及组织体光学特性等主要因素之间的复杂影响关系,将PDT的疗效与1O2的总量直 接联系起来。
目前,加拿大的Wilson教授等研究小组构建了近红外光检测系统,通过直接检测1O2在 1270nm的辐射发光开展PDT-1O2剂量学研究。这些1O2检测系统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主体的 构成是基本相同的,都是利用脉冲激光器对样品进行照射,然后通过光学收集系统或者利用 光纤对样品受到激发后的信号进行收集,利用高灵敏度的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件直接测量所收 集到1O2的辐射发光,并通过前置放大器之后进入计数板卡进行计数。由于在生物环境中1O2的发光极其微弱,寿命极其短暂,且受到光电探测器件在近红外波段响应灵敏度的限制,现 有1O2检测系统的信噪比还无法满足PDT临床应用的要求。因此,就1O2寿命而言,虽然有 关1O2寿命的研究结果层出不穷,但是至今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可靠结果。此外,在PDT 过程中,1O2还可能会部分地参与光敏剂的光漂白过程,从而影响光敏剂的漂白速率。与此同 时,待测样品中的氧分压又直接决定着PDT过程中的1O2产量。然而,在现有的1O2检测系 统中,都仅有检测1O2近红外发光的功能,并没有对样品中的氧分压和光敏剂荧光进行同时监 测。
发明内容
本装置针对现有1O2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利用高灵敏度的近红外光电倍增管直接测量 1O2近红外发光,并同时对样品中的氧分压和光敏剂荧光信号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优化激光照 射方式和光学收集系统,提高了1O2检测装置的信噪比,对PDT疗效进行综合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4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