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消声器后隔热板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42052.7 | 申请日: | 201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薛旭升;胡勇;赵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消声器 隔热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消声器系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消声器后隔热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汽车中,消声器后隔热板是一块长方形平板结构,其通常是通过四个螺钉与两根横梁相连接,由于安装点之间跨度达400mm,该后隔热板仅在周边进行翻边,其余均为平面,而且无任何加强结构,虽然周边的翻边结构可以使整体刚性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中间部分无加强结构设计,造成中间部位刚性仍然较差,容易形成局部模态区域,而这些部位的固有频率较低,极易在其他激励源的激励下,发生共振,而造成异响,不利于整车NVH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正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消声器后隔热板结构,在不改变现有隔热板的材料厚度和隔热板材料的条件下,通过优化隔热板的结构,来提高隔热板的固有频率,避免隔热板在其他激励源的激励下发生共振造成异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消声器后隔热板结构,其整体为一长方形板,在后隔热板的左右两边设置有用于与消声器装配的安装孔,在后隔热板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留有便于装配的让位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隔热板在长度方向上呈中间拱起、两端扁平的形状,并在板面上冲压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加强筋,所述长条加强筋在板面上呈上、中、下平行布置,并在各长条加强筋之间设置球状加强筋。
进一步,在所述后隔热板的周边还设计有翻边。
本发明在不增加隔热板料厚的条件下,通过结构优化,对隔热板板体进行拱形设计,并在板面上合理地分别长条加强筋和球形加强筋,一方面提高消声器后隔热板的结构刚性,另一方面是整个隔热板的刚性分布均匀,消除了消声器后隔热板的局部模态区域,避免了中部区域局部模态的出现,从而避免消声器后隔热板在其他激励源的激励下发生共振造成异响,使得整个隔热板的固有频率大幅提高,具有结构简单,易制造和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消声器后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为拱状板面、2为长条加强筋、3为球形加强筋、4为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参见图1和图2,本汽车消声器后隔热板整体为一长方形板,在后隔热板的左右两边有用于与汽车横梁装配的安装孔5,通过螺钉与车体连接。在后隔热板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留有便于装配的让位缺口6。后隔热板在长度方向上呈中间拱起、两端扁平的拱状板面1,避免在大跨度的情况下出现大平面的结构,有利于整体刚度的提升。同时,在板面上冲压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三条长条加强筋2,三条长条加强筋在板面上呈上、中、下平行布置,提升消声器后隔热板在纵向和中部的结构刚性。另外,在各长条加强筋2之间设置14个球状加强筋3,这样不但消除了消声器后隔热板上的局部刚性弱的区域,还对从消声器传递上的噪声进行吸收,从而使消声器后隔热板结构刚性分布更加均匀。另外,在板面的周边全部形成翻边4,提高边缘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42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