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乐包自动回收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22768.0 | 申请日: | 201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廖婷婷;郭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婷婷 |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B07C5/344;B07C5/10;G07F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四***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乐包 自动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回收利乐包的自动回收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利乐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除了常见的牛奶和果汁外,咖啡等对于存储条件要求比较高的饮料也都开始更加普遍地采用利乐包包装。利乐包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却也引起了另外一些问题产生。利乐包是一次性使用,在使用后变成了垃圾,除了少部分被收集再加工外,绝大多数的被丢进垃圾桶里,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环境。
利乐包的随意丢弃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影响,由于利乐包是由纸、铝箔和聚乙烯塑料复合而成的材料,其中纸、铝和塑料的含量分别约为75%、5%和20%。因为利乐包不易燃,不容易降解,直接填埋处理会使土壤的肥力下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回收利乐包不仅节约资源,其再利用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但是由于利乐包单个的价值低、回收成本高,目前的回收系统很少回收利乐包。因此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回收渠道,所以在中国,利乐包的回收率一直在10%左右徘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利乐包自动回收机,该利乐包自动回收机能够对投入的物品自动进行识别、计算价格、吐出钱币。
为了实施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乐包自动回收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投物口,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物体识别装置及分拣装置,以及与识别装置和分拣装置相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嵌入式系统,或者为一台电脑主机。利乐包自动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存储已收利乐包的储物箱,用于显示回收和检测情况的显示装置。
利乐包自动回收机还包括与控制装置相连的兑换装置,所述的兑换装置为退币返回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回收利乐包的机器,即节省了利乐包总体的回收成本,又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机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在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写字楼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检测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装置的程序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识别装置11、分拣装置14、显示装置13以及返回装置12分别都与控制装置20相连。在整个机器中,识别装置是关键部件,可以利用利乐包中含有金属铝的特点,通过检测投入物品的电感特性,使用金属探测器来完成检测,也可以使用对铝的特定传感器来检测。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红外光电对射或者微动开关来检测投入物体的尺寸大小,辅助完成检测过程。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检测装置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当物体10被投入到回收机的投物口后,安装在投物口内部的一个或者多个金属探测器111或者金属接近开关完成对物品电特性检测,安装在投物口内部的一个或者多个红外光电对射112完成投入物品尺寸大小的检测。检测完毕后分拣装置14就开始启动,如果满足检测标准,则将物体放置到回收机储物箱中,如果不满足,则将物品退出。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程序流程图。系统开机初始化后,进入待机状态;如果投物口21检测到有物体投入,则会通过识别装置11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的结果不符合回收要求,控制装置20激发分拣装置14,将物体退出;如果机器判定物体为满足条件的利乐包,则分拣装置14将物体从识别装置11传送到储物箱24,控制装置20激发返回装置12,从退币口23退出相应硬币。
图4为利乐包自动回收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3为液晶屏,用于显示机器的工作状态和使用的相关信息,比如提示用户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退币返回的形式,退币口23设置在显示装置的下方,可以根据投入利乐包的数量来返回相应的硬币。图中22是退物口,用于把不符合检测标准的物品退出。当然也可以采取将投物口21与退物口22合而为一。储物箱24设置在机器内部,用于存放已回收的物品。
本发明只阐述了一种实施例,但是考虑到该技术领域里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提出其它多种变型和改进,所有这些都在本发明的精神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婷婷,未经廖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2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