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朴穴播密植间伐速生高产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22013.0 | 申请日: | 2010-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荣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C21/00;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7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朴 穴播 密植 速生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朴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厚朴穴播密植间伐速生高产栽培方法,属于药材种植领域。
背景技术 厚朴系常用中药材,树皮和根皮可入药,有温中理气、燥湿健脾、清痰化食的作用,也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厚朴需求量大,野生资源日趋稀少,近年来,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的人工栽培厚朴主要是采用育苗移栽法,因其必须经整土、育苗、炼苗、移栽等种植环节,存在着育苗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生长速度较慢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朴穴播密植间伐速生高产栽培方法,该方法相对常规育苗移栽法育苗时间短,生长快,成活率高,省时省工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厚朴穴播密植间伐速生高产栽培方法:
1、选用良种。选择优良无病害种子,种子需经祛除红色蜡质处理,放阴凉干燥处。
2、选地造林。规划山土栽培面积,山土有柴草的将其砍下锄掉,整理好种植土壤,以备打凼。
3、挖穴点播。第一年“清明”节前后,将种子用米筛筛出,用水浸泡24小时,上浮水面的种子为劣种,捞起不要。挖好穴凼,穴株行距为2×2.5米,每穴用种2-3粒;当年播种后的5月份进行扩穴除草,夏季逢下雨时追肥,秋季进行一次清理砍护,以保护小苗过冬。
4、间苗移栽。第二年,通常每穴小苗长有2-3株,留下1株,多余的移至备用空穴,每株小苗施少量复合肥,勤于除草。
5、勤加管理。第三年至第五年加强全面管理,适时锄草、施肥、抹蘖、整枝,防治病虫害等。
6、捶皮增效。第六年,通常树高长至6米左右,进行一次捶皮,用木锤沿树从下至上将皮捶破,以增加皮厚,增强药效。
7、砍树剥皮。第七年经科学管理后,很快造成荫蔽,按5∶1进行一次间伐。第十年,砍树剥皮,剥取干皮和枝皮。然后将皮加工成药,卷成筒状备用。
厚朴喜欢高山海拔800-1700米左右的阴凉湿润气候,幼苗期海拔低生长快,成苗期海拔高,生长快。厚朴耐寒,为阳性树种,但幼苗怕强光,适于土壤中微酸性砂质壤土,忌黏重土壤。本发明一种厚朴穴播密植间伐速生高产栽培方法,是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当代农业科技成果发明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较常规育苗移植栽培法育苗时间短,生长快,成活率高,省工省时省力,剥皮时间可提早1-2年。且树皮质量好、药效强,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地处湘西南深山林区,长年造林开荒,种植药材,尤以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厚朴取得成功经验,经济效益颇丰。现结合栽培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厚朴穴播密植间伐速生高产栽培方法:
一、优选种子。厚朴,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干通直。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形,木质,内含种子1-2粒,种皮鲜红,花期4-6月,果熟期9-10月。当10月份果磷露出红色种子时,采下果实,选择大果、饱满无病害的种子留用,放阴凉通风干燥处。种子处理时,混拌湿沙,放置盛水的盆中用手反复揉搓,除去红色蜡质,用纤维袋挂阴凉处。7-15天后,放水中浸泡24-36小时,再用粗沙混拌搓掉种子外面的蜡质,洗净种子,放箩框凉干,用木盒存放。具体方法:先将薄膜垫于盒低,在底层四角各打一个孔用来通气,第一层铺放湿沙,第二层均匀地放上厚朴种子,第三层再放湿沙,上层再放种子,如此类推,直到盒子盛满,将四周薄膜向上折叠包紧覆盖。
二、选地造林。先将造林的面积规划好,砍去柴草。通常,从下至上,从左至右砍成带状(斑马线),即砍1米,留1米,砍倒的柴草一律要横放,粗的砍成1米左右即可。
三、挖穴直播。第一年的“清明”节前后将种子用米筛筛出,用水浸泡24小时,浮于水面的劣种捞起不要,选好的种子凉干备用。挖穴点播。先在规划山地打凼挖穴,每穴挖成宽0.5米,长0.5米,深0.7米的凼子,穴的株行距为2×2.5米。先将腐殖土挖放一边,然后挖去树草蔸。每穴用种2-3粒,放适量磷肥,上盖腐殖土。5月份用锄头扩穴,把四周的柴草挖一条沟深埋。夏季逢下雨时追少量的尿素催苗。秋季施一次过冬肥,并进行一次砍护。通常冬季落叶时每穴会长成1-3株粗壮的厚朴小苗,高达50-10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荣,未经李洪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22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