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圈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19382.4 | 申请日: | 201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荣;苏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5/14 | 分类号: | B62D55/14;B21D53/2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黄国强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圈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钢圈,包括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圈是一体冲压成型,轮圈的中心有一基准平面,该基准平面中心设有定位孔,轮圈的外圈拉伸为侧壁,侧壁的另一端是一个向内的卷圆结构,在基准平面与侧壁之间是带有曲面形状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的板料厚度达9.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的直径为ф1500±1.5mm,跳动2.5mm,轮圈的定位孔孔径为ф336.45~337.55mm,所述侧壁的斜度为0.5°±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准平面上在与中心定位孔同心的圆周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螺栓孔,螺栓孔的孔径为ф2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圆位于侧壁的一端,并向内卷曲形成两个标定圆,其中,第一标定圆为侧壁内圆,卷圆的末端面距离第一标定圆的高度为55.5±1mm,第二标定圆为卷圆上距离基准平面最远的外端面,两个标定圆之间的宽度为221.55±1mm,标定圆处的跳动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形状的结构是从基准平面向周侧外壁延展的不规则曲面。
7.钢圈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坯料冲压,在经粗加工后的坯料中心冲压一个定位孔,并通过该定位孔定位加工斜切外圆周,制成厚度和直径合格的坯料,在成形前被加工成一定厚度和直径的整圆;
(二)成形,包括拉伸和卷圆,拉伸是先用压料面板压住坯料,然后拉伸凸模压制材料使其进入凹模模腔内;拉伸成型的工件经过车前端口后进行卷圆;卷圆是将工件放入卷圆模具中,用模具的上模压住工件的内平面,顶料筒顶住工件的内平面,两者合力使工件下压,工件端口进入凹模后顺着模腔进行卷圆变形,直至行程到位完成卷圆;
(三)冲孔,在轮圈的基准平面上冲若干个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钢圈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坯料的粗加工是将坯料冲裁并加工成平整的方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钢圈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拉伸成型过程中,工件凸缘部分材料的小单元面积由扇形变为矩形,其扇形坯料被拉着通过一个楔形槽,在切线方向被压缩,在半径方向被拉长,在此变形过程中,小单元在半径方向受拉应力的作用,在切向受压应力的作用,沿着压料板→凹模圆角→凹模模腔的方向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钢圈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拉伸成型过程中所采用的拉伸凹模的凹模圆角为R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93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务机械车辆起重复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面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