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17637.3 | 申请日: | 2010-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民;潘金坤;陆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1D43/09 | 分类号: | B21D43/09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21116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边 辊轴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涉及的是一种针对目前常用的普通冲床,通过 改造使冲床的功能延伸,可以使原来只能单件冲压,改变为自动送料自动冲压 的自动机械,扩大了普通冲床的使用范围。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普通冲床只能单件冲压,而且冲压精度较低,在手工送料时由于 个人技术不同,冲压浪费料的问题较多,使制造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目前常用的普通冲床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单边辊轴自 动送料机构,对小型企业使用的普通冲床,通过改造使冲床的功能延伸,可以 使原来只能单件冲压,改变为自动送料自动冲压的自动机械,扩大了普通冲床 的使用范围。
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基座、箱体、单向离合器、连杆、曲柄、小齿 轮、大齿轮、辊轴一、辊轴二、中间轴一、中间轴二、输入轴、滑块、连接螺 杆和横杆。由所述单向离合器、连杆、曲柄构成曲柄摇杆机构,其中曲柄与连 杆铰接,连杆与单向离合器活动连接。
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架装在基座上,在基座一端装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 器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在基座另一端装有箱体,在箱体下部装有输入轴,输 入轴与传动轴的另一端用凸缘联轴器连为一体,在箱体内的输入轴上装有小齿 轮,在输入轴上部箱体内装有中间轴一,中间轴一上装有辊轴一,中间轴一一 端装有大齿轮,通过键与中间轴一连接,小齿轮与大齿轮相互啮合传递运动, 在辊轴一上方装有辊轴二,辊轴二装在中间轴二上,辊轴二与辊轴一形成一对 轧辊用于压紧板料并同时送料。中间轴二两端轴承装在滑块内,可以在箱体的 导槽内上下滑动,两滑块的上方分别各装有一个压缩弹簧压住滑块控制上方的 辊轴二对下方辊轴一的压力,保证辊轴转动时有足够的摩擦力将需要轧制的板 料送入冲床的冲槽内进行冲压。考虑到冲头冲至板料时,板料处于自由状态, 将两滑块采用一个横杆通过连接螺杆连为一体,所述横杆上装有杠杆。在冲头 冲至板料的一瞬间在冲头上装有压块下压住杠杆通过横杆将两滑块抬起,从而 带动辊轴二克服弹簧力向上抬起与辊轴一瞬间压力消失,此时板料处于自由状 态。
在箱体外侧的输入轴端部装有阻尼器,防止输入轴反转。
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本身没有动力来源,其动力来自于与单向离合器 固连的曲柄摇杆机构,其中摇杆就是单向离合器的外圈,连杆设置成长度可调, 曲柄与冲床的曲轴输出端固连,从而将动力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单向离合器、 传动轴、凸缘联轴器传给箱体的输入轴带动箱体内的辊轴二与辊轴一形成一对 轧辊完成间歇送料过程。在设计时将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与连杆做成长度可 调,调节它们的长度即可以控制板料每次送进的距离,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对小型企业使用的普通冲床, 通过改造使冲床的功能延伸,可以使原来只能单件冲压,改变为自动送料自动 冲压的自动机械,扩大了普通冲床的使用范围。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送料传 动稳定,提高了冲压精度。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中的曲柄摇杆机构示意图。
图2是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主视图。
图3是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的运动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3,单边辊轴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基座10、箱体9、单向离合器 3、连杆2、曲柄1、小齿轮6、大齿轮7、辊轴一5、辊轴二17、中间轴一18、 中间轴二19、输入轴22、滑块20、连接螺杆8和横杆11。由所述单向离合器3、 连杆2、曲柄1构成曲柄摇杆机构,其中曲柄1与连杆2铰接,连杆2与单向离 合器3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7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变指纹图像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上报用户能力或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