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水井除垢解堵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11437.7 | 申请日: | 201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7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孙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孙绪强 | 
| 主分类号: | C09K8/52 | 分类号: | C09K8/52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除垢 解堵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油水井地层解堵剂,特别涉及一种油水井除垢解堵剂。
二、背景技术:
在油田的长期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温度的升高、注入水及外来流体的不配伍、 细菌代谢产物聚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无机盐、铁化合物、生物粘泥、聚合物等堵塞,使 产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目前国内油田大多处于中、后开发期,油水进一步复杂,井筒状况 变差,上述堵塞日益严重。传统的增产措施、解堵技术对这种变化的适应性较差,以压裂 酸化为主要手段的增产措施效果明显下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水井除垢解堵剂,可以 快速的缩短施工时间。
其技术方案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A复合酸 24%-----55%
B表面活性剂 3.3%-----10.3%
C络合剂 1.5%-----4%
D有机溶剂 1%------6%
E酶制剂 0.1%----0.3%,余下的含量为水,
其中复合酸为盐酸、乙酸、氢氟酸、柠檬酸、氨基磺酸和聚马来酸酐中的两种或两种 以上,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烷醇酰胺、琥珀酸二烷酯磺酸钠和烷基聚葡萄糖苷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络合剂为 缓蚀剂或铁离子稳定剂,所述的酶制剂采用生物酶。
上述的复合酸采用以下组分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各组分为盐酸:10%--25%,乙 酸:3%---9%,氢氟酸:2%---5%,柠檬酸:1%---3%,氨基磺酸:1%---3%,聚马来酸 酐:5%---10%,上述为体积百分比。
上述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以下组分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各组分为乙二胺四甲叉磷 酸钠:2%---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1%,蓖麻油聚氧乙烯醚0.3%---2%,烷醇酰 胺:0.2%---1%,琥珀酸二烷酯磺酸钠:0.1%---0.5%,烷基聚葡萄糖苷:0.2%---0.8%,上 述为体积百分比。
上述的络合剂采用缓蚀剂0.5%--1%,或铁离子稳定剂1%---3%,或上述两者组合;有 机溶剂采用甲乙酮:1%---6%,酶制剂采用生物酶:0.1%----0.3%。其中,酶制剂为市售产 品,主要含有:脂肪酶,缓蚀剂也为市场现有常规药剂,主要含有:精喹啉、吡啶;而铁 离子稳定剂也是市场现有得常规药剂,主要是:柠檬酸。
上述各组分的药剂及水在常温下混溶后搅拌均匀既可,配有高低压药剂喷射头,连接 油管后送入井底注入解堵剂,清除炮眼处的堵塞,可以快速的缩短施工时间。
本发明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有效的溶解、溶蚀油田井底及油层深部的无机盐、铁化合物、粘泥、 聚合物以及油垢的堵塞;
(2)、并具有杀菌,改善水质阻止垢的再次形成,增加地层渗透率,提高原油流动性、 增加了原油的采收率以及水井注水量;
(3)、配制简单、使用方便,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成本;
(4)、对地层、设备伤害性小,解堵彻底。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采用的解堵剂的配方如下: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A复合酸24%,B表面活性剂3.3%,C络合剂1.5%,D有机溶剂1%,E酶制剂 0.1%,F余下的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孙绪强,未经胜利油田胜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孙绪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1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线检测盒和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 下一篇:指纹成像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