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10145.1 | 申请日: | 201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3/10;H01B7/02;H01B13/00;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绝缘 导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铜导线,尤其是一种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铜质输电导线都是使用塑料外包覆套作为绝缘层的,能够满足一般温度条件下的电绝缘要求。但是,当使用环境温度达到150~200℃之间、或者电线自身温度达到150~200℃之间,塑料质的绝缘层就开始软化而丧失绝缘作用,容易引起短路或者火灾。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使用的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由铜芯、纯铝层和氧化铝层组成,所述的纯铝层通过金属复合技术复合到铜芯的外表面,在纯铝层的外表面有一层经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而制得的氧化铝层。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铝层厚度为0.1~0.2mm。
本发明所述的纯铝层的厚度略大于氧化铝层。
一种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铜芯表面进行处理,去除铜芯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铜薄膜;
B、对复合用纯铝层表面进行处理,去除纯铝层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铝薄膜;
C、通过挤压—拉拔法金属复合技术将纯铝层复合到铜芯的外表面,作为制备氧化铝层而加入的辅助层;
D、对纯铝层的外表面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铝层。
本发明步骤D所述的硬质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硫酸型阳极氧化液,氧化温度-3~-6℃,电流密度为2~2.5A/d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造的铜导线,其外表面有一层氧化铝层,它本身属于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和绝缘的特点;因此,本发明的铜导线在40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使用时,还能保持其良好的绝缘性,安全使用温度超过现有常规塑料包套的铜导线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附图2张,其中:
图1为铝包铜后的铜导线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铝包铜后又经过硬质阳极氧化后铜导线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铜芯,2、纯铝层,3、氧化铝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由铜芯1、纯铝层2和氧化铝层3组成,所述的纯铝层2通过金属复合技术复合到铜芯1的外表面,在纯铝层2的外表面有一层经过硬质阳极氧化处理而制得的氧化铝层3。所述的氧化铝层3厚度为0.1~0.2mm。所述的纯铝层2的厚度略大于氧化铝层3。
一种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铜芯1表面进行处理,去除铜芯1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铜薄膜;
B、对复合用纯铝层2表面进行处理,去除纯铝层2表面的油污和氧化铝薄膜;
C、通过挤压—拉拔法金属复合技术将纯铝层2复合到铜芯1的外表面,作为制备氧化铝层3而加入的辅助层;
D、对纯铝层2的外表面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形成氧化铝层3。所述的硬质阳极氧化处理采用硫酸型阳极氧化液,氧化温度-3~-6℃,电流密度为2~2.5A/d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10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锡绕组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矩形过模波导单级高次模多模滤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