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5908.3 | 申请日: | 2010-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8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贾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6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水泥 搅拌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法,尤其涉及一种三轴水泥土搅 拌桩中插入型钢形成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泥土搅拌桩根据转杆转头数量分为单轴水泥土搅拌桩、双轴水泥 土搅拌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而使用效果最好的应该是三轴水泥土搅拌桩, 它不但切削土体动力大,土体搅拌均匀,而且具有止水、挡土、成桩质量好的 特点。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法广泛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一般地基加固,软土 地基加固,重力式挡土墙,插入型钢后可做基坑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
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以粘性土为主的松软土地区,特别适用于淤泥质土地 区,但是针对不同地区地质情况工艺不同。当地质情况为压缩模量较大的粘性 土时,采用易匀速钻进下沉的贯入送浆成桩工艺施工,则复搅提升阻力大,成 桩质量差;按不易匀速钻进下沉的贯入送浆成桩工艺施工,则预搅下沉困难, 而且复搅下沉和提升成桩时间长,施工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 法,既解决了预搅下沉困难问题,又解决了复搅工艺时间过长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测量放线定桩位;
(2)开挖沟槽;
(3)设置导向定位型钢;
(4)搅拌机就位,校正复核桩机水平和垂直度;
(5)拌制水泥浆液,开启空压机,送浆至桩机;
(6)钻头喷浆、气并切割土体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
(7)钻头喷浆并提升至设计桩顶标高;
(8)型钢垂直起吊,定位;
(9)校核型钢垂直度;
(10)插入型钢,固定型钢。
所述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采用顺打套接一孔法或跳打套接一孔法施工。
所述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平面布置形式为密插型、插二跳一型或插一 跳一型。
水泥土未硬化前在搅拌桩中插入型钢。
三轴水泥土搅拌机搅拌下沉速度与搅拌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3-2m/min,并 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
所述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配合比为:水灰比为1.5-2.0,水泥强度 为等级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为被搅拌加固土体质量的 15%-20%。
所述型钢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适用于压缩模量较大的粘性土、以粘土和粉质 粘土为主的松软地层、淤泥质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 在型钢安装前涂刷减摩擦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成桩工艺适用于压缩模量较大的粘性土、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 的松软地层、淤泥质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尤其对压 缩模量较大的粘性土,既解决了预搅下沉困难问题,又解决了复搅工艺时间过 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是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密插型平面布置图
图3是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插二跳一型平面布置图
图4是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插一跳一型平面布置图
图5是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顺打套接一孔施工顺序图
图6是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跳打套接一孔施工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是利用三轴长螺旋钻孔机在土壤中钻孔,切削土 体,钻进时喷气,喷水泥浆,提钻时喷水泥浆达到与地基反复搅拌充分混合, 在各施工单元采取重叠搭接施工,并且在水泥土未硬化前在搅拌桩中插入型钢; 从而形成即止水又起围护结构作用的复合桩体。
施工中一般情况下主要采用ZKD85-3型多轴钻孔机。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工艺如流程图1所示,根据测量放线结果,在准备施工的 三轴搅拌桩的位置上挖导沟,导沟宽为桩径加400毫米,同时应清除地下障碍 物,多余的土及时外运。
桩机就位前桩机下铺设钢板,由班组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使桩机底盘水 平、立柱导向架垂直。桩身垂直度偏差小于1/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5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方法和打印装置
- 下一篇:自动记录定位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