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包含该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4679.3 | 申请日: | 2010-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静;杨兴朋;谢花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包含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含该导光板组件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晶(LCD)显示器背光源设计多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作为光源。随着降低能耗的绿色环保理念日益成为未来显示设备发展的趋势,国内外的各大厂家,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发更加节能的LCD显示器。CCFL这种在空间上线性连续发光的光源,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机理,在发光效率和环保等方便无法满足需要。
而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更为高效,更加环保的光源,得到了广大LCD显示器生产厂家的关注,积极研发采用LED作为光源的液晶显示器。而CCFL和LED在显示器背光源的应用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CCFL是一种空间上线性连续发光的光源,而LED是以点光源为单位,组成有一定间距的LED灯条组合。因此CCFL不会产生明暗相交的不均匀状态,而采用高效的LED构成的灯条作为光源时,由于它是由点光源阵列所组成,随着LED的分布间距增加,会出现LED正前方局部区域较亮,而LED间隔区域亮度较暗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显示器屏幕上靠近光源的一侧显示亮度不均匀。LED灯条入射到导光板(LGP)时,会出现明暗条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含该导光板组件的液晶显示器装置,其能够有效地解决由于LED光源间距的增加所带来的液晶显示器有效显示区域减小的问题,防止背光源侧入射区域出现“明”、“暗”不均匀的现象,并且能够提高背光源设计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板组件,其包括:透明底板,其包括接受光线的受光侧面;和透明膜片,所述透明膜片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透明膜片通过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在所述底板的所述受光侧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散射光线的微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接受来自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并排构成的背光源的入射光线。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是对称的三棱镜结构。
具体地,所述三棱镜结构的顶角可以为72度~120度。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为间断圆弧结构、连续圆弧结构、梯形结构、菲涅耳结构或正弦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导光板组件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并排构成的背光源,其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面对所述膜片的所述第二表面且并排放置,使所述发光二极管射出的入射光线从所述膜片的所述第二表面入射到所述导光板。
优选地,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受光侧面平行正对。
具体地,其中所述背光源中相邻两个二极管之间的间距可以在5-15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源中相邻两个二极管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板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提供透明底板,其中所述透明底板包括接受光线的受光侧面;将透明膜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所述受光侧面上以形成导光板组件,其中所述透明膜片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受光侧面结合,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散射光线的微结构,并用于接受来自背光源的入射光线。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是对称的三棱镜结构。
具体地,所述三棱镜结构的顶角可以为72度~120度。
优选地,所述微结构可以为间断圆弧结构、连续圆弧结构、梯形结构、菲涅耳结构或正弦形结构。
本发明中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方面至少具有下述优点和有益效果:
在导光板组件中,通过采用具有微结构的膜片来在导光板上形成微结构,能够在加强入射光散射以保证背光源侧入射区域的光强均匀性的同时,缩减制造工艺的流程,降低工艺难度,节省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势进一步在于,通过对于导光板微结构参数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上述光强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包含该导光板组件的液晶显示器装置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注塑型导光板受光侧面上的微结构散射入射光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光板组件及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4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