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4552.1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韦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8 | 分类号: | B28B23/08;E02D5/30;E02D5/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用的成型设备,特别是一种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用水泥预制管桩的钢笼需要有预应力,这是建筑设计和建筑质量的要求,在现有的建筑用水泥预制管桩成型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现有的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其张拉力是直接传到端头板上的,其受力不均匀,易产生偏心,成型后钢笼PC棒预应力不一致,这样,成型后管桩的抗拉和抗压能力、以及抗剪切能力都不强,管桩的质量不好。因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桩成型过程中张拉力均匀、不产生偏心、管桩成型后钢笼预应力一致、管桩质量更好的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管桩模具、设在管桩模具内的钢笼、裙板和端头板,裙板设在钢笼的端部,裙板与端头板相连接,端头板卡住钢笼的端部,所述端头板上还固定连接有联接板,所述管桩模具的端部还设有螺杆和用于锁紧螺杆的螺母,螺杆上设有内螺母,内螺母与联接板之间设有用于扣住并拉紧内螺母与联接板的联接头。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联接板由螺栓固定连接在端头板上;所述联接板的纵截面呈“工”字形;所述联接头的纵截面呈“凹”字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端头板上还固定连接有联接板,采用螺杆和内螺母施加拉力,用一个联接头来过渡,使张拉力均匀传递到联接板上,从而均匀传递到端头板上,而端头板卡住钢笼的端部,因此,钢笼所受的张拉力均匀,不会产生偏心,钢笼的预应力一致,所以本发明在管桩成型过程中张拉力均匀,不产生偏心,管桩成型后钢笼预应力一致,管桩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纵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一种管桩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管桩模具1、设在管桩模具1内的钢笼2、裙板3和端头板4,裙板3设在钢笼2的端部,裙板3与端头板4相连接,端头板4卡住钢笼2的端部,所述端头板4上还固定连接有联接板5,所述管桩模具1的端部还设有螺杆6和用于锁紧螺杆6的螺母7,螺杆6上设有内螺母8,内螺母8与联接板5之间设有用于扣住并拉紧内螺母8与联接板5的联接头9。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有以下的改进方案:所述联接板5由螺栓10固定连接在端头板4上;所述联接板5的纵截面呈“工”字形;所述联接头9的纵截面呈“凹”字形。
本发明裙板3焊接在端头板4上,钢笼2的端部则卡在端头板4上,裙板3、端头板4和钢笼2装配好,一起放在管桩模具1内。钢笼2与端头板4的卡接,是熟知技术,在此不描述。再将螺杆6上装好螺母7和内螺母8后,放在管桩模具1内,然后用联接头9扣住内螺母8和联接板5。若需施加拉力,可调节螺母7。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4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
- 下一篇:层压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