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弧形移动的显示器底座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03960.5 | 申请日: | 2010-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1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川 |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G06F1/16;F16H2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移动 显示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颈椎及周边支持组织起保护作用的电脑显示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弧形移动的显示器底座。
背景技术
人体颈部是重要神经和血管的通路,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颈部的支持组织却越来越脆弱,如颈椎、韧带和肌肉等,而颈部经常长时间胶着在一个状态时,更是造成负载不均,造成颈部的伤害;这些伤害会造成椎骨的退行性的增生改变,维系稳定的大韧带的增生肥厚和颈部肌肉的薄弱,前两者导致对血管和神经的压迫,后者则加重前两者的发展。因而人体的头部不应当长时间处于胶着状态,一旦长期如此,必然出现上述病理状态而出现多种症状,就是临床所称的颈椎病。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处于颈部的“胶着状态”更为广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比如公告号公开号为CN101298897A发明专利申请立意就非常好,该申请设计以一个电机驱动显示屏在弧形轨道上运行并以另一电机驱动使整个弧形轨道上下移动,如此引发电脑操作者头颈部的上下左右的移动;但是该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显示器与视力相关,移动也应当处于最稳定状态,就要求支架结构设计符合可靠的力学原理。该发明申请以带有螺纹的单根立柱作为支架,一弧形轨道的一端与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悬空,还特意说明“涡轮蜗杆机构还可以避免弧形轨道和平板显示器组件重量产生的力矩使得弧形轨道和平板显示器组件下坠”,而该设计恰恰是最不稳定状态,不仅不能避免弧形轨道和平板显示器组件下坠还将肯定造成移动中颤动,因此违反了产品设计的基本规则;2、显示屏后部贴近轨道必然弧度过小而将引发视距反复变化;3、本来商品化的液晶屏是可以以手扳动实现前后角度变化的,此显示器却特意说明用配重将其固定在特定角度则影响了合理的视角。公告号为CN1956642A发明专利申请“可转动、移动的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均名为“运动式电脑显示器”,公告号为CN201091023Y实用新型专利和CN101055772A发明申请也都在支架上作不同设计,不同程度存在结构庞大复杂和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移动显示屏在符合医学科学的前提下,确保移行稳定可靠,减小复杂系数,并通用所有台式显示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可弧形移动的显示器底座包括一个低平的框架主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主体前端上部敞开,敞开部分为扇形盘状,其前后两壁及两边与底盘垂直,前后壁弧度是根据符合医学科学视距的同一视点为圆心,视点至扇面的边中点为半径的弧的弧度所确定。扇形盘内设有弧度和前后经相应扇形托盘,该托盘底部由万向轮支撑,前后弧侧边设有支撑轮支撑在扇形框的前后壁;
所述的托盘正后侧固设一与底面平行的拨叉,该拨叉悬在扇形盘后侧并夹持在与底面垂直的滑块螺母上端的圆柱上,该滑块旋在与底板侧向平行的螺杆上,滑块下端的圆柱插入与螺杆平行的水平槽内;
所述的螺杆一端以从动齿轮和直流减速电机的输出端的主动齿轮啮合,当电机启动时,螺杆转动,带动滑块沿滑槽移动,则滑块上端圆柱推动拨叉从而带动托盘沿扇形盘内缓慢水平移动,当移动到一边侧壁时托板触及设置在侧壁上的行程开关,则电机反转,从而实现托板以扇形轨迹往复平移;这也是置于托盘之上的台式显示器的轨迹。
由于液晶显示器前后角度可调,因此长期的过度前倾造成颈部的力矩负荷引发的损伤是很容易避免的,仅仅扳动显示器角度或调整坐姿即可;所以改变颈部的僵持状态关键在头部转动。本发明以立向支撑、驱动部分重心降低和大比率减速并稳定可靠的螺旋传动技术的应用,获得了稳定的弧形平移的平台,故该设计不仅符合医学科学的要求,还大大简化了结构,更重要的是适用于所有的台式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所述可弧形移动的显示器底座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路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可弧形移动的显示器底座,包括整体框架16,后部为动力仓1,前部为上方敞开的扇形盘2。扇形盘2前壁2a和后壁2b两弧及两弧两边壁2c均与盘底面垂直;前壁2a和后壁2b的弧度根据医学科学,由同一视点为圆心,半径为视点至前壁2a和后壁2b两弧边中点处的狐的弧度所确定。扇形盘2的两边壁2c上均设有行程开关3。扇形盘2内设一底部由至少3个无轴滚珠万向轮4支撑的托盘5,托盘5外形与扇形盘2相应而扇幅较短,托盘5位于前弧侧边5a和后弧侧边5b各设有两个支撑在扇形盘2前壁2a和后壁2b上的支撑轮6,则实现了托盘4可以在扇形盘2内的弧形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川,未经王一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