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3418.X | 申请日: | 201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鸿;林宗正;张弘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显示技术的领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 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绘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结构。请参照图1,此种像素结构主要 是由源极线102、栅极线104、晶体管106及像素108所组成。如图所示,晶 体管106的栅极电性耦接栅极线104,而晶体管106的其中一源/漏极电性耦 接至源极线102,至于晶体管106的另一源/漏极电性耦接至像素108。
图2为上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式的说明图。在图2中,标示SG表示为 传送至栅极线104的信号,标示202所指的为脉冲,标示T表示为脉冲202 的致能期间,而标示F则表示为一帧画面更新期间。每一脉冲202用以开启 相对应的像素108,以便透过源极线102对像素108进行充电,进而将所需 的显示数据提供至像素108。
上述的这种驱动方式容易出现动态残影(motion blur)的问题。为了解决这 样的问题,有业者透过将脉冲202的供应频率提高一倍,也就是将画面更新 频率(frame rate)提高一倍的方式来解决。然而,这种解决方式会衍生出像素 充电时间不足的问题。以分辨率为1920×1080,且画面更新频率为120Hz的 显示面板为例,其每条扫描线所电性耦接的像素的实际充电时间(即致能期间 T)约为7.4μsec。但若是将此显示面板的画面更新率提高至240Hz,那么每条 扫描线所电性耦接的像素的实际充电时间就会骤降至3.7μsec。因此,若再考 虑信号的RC延迟时间(即电阻电容延迟时间),那么如此短暂的像素充电时间 似乎是不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在提高画面更新频率的同时 也能保有足够的像素充电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方法,适用于前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有显示面板与栅极驱动器。所述显示 面板包括有第一栅极线、第一源极线、第二栅极线、第二源极线、像素、第 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及第一漏 极,且第一栅极电性耦接第一栅极线,第一源极电性耦接第一源极线,而第 一漏极电性耦接像素。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及第二漏极, 且第二栅极电性耦接第二栅极线,第二源极电性耦接第二源极线,而第二漏 极电性耦接像素。所述栅极驱动器电性耦接第一栅极线及第二栅极线,用以 依据预设频率提供第一脉冲至第一栅极线,并用以依据上述预设频率提供第 二脉冲至第二栅极线。其中,第二脉冲的致能期间在第一脉冲的致能期间之 后,且第二脉冲的上升缘距第一脉冲的上升缘一预设时间差,而此预设时间 差大于第一脉冲的致能期间的时间长度。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一源极驱动器, 电性耦接所述的第一源极线及所述的第二源极线,用以提供显示数据至所述 的第一源极线及所述的第二源极线;其中所述的源极驱动器在所述的第一脉 冲的致能期间内提供在一画面中对应于所述的像素的一第一显示数据至所述 的第一源极线,并在所述的第二脉冲的致能期间内提供所述的画面中对应于 所述的像素的一第二显示数据至所述的第二源极线;其中所述的第一显示数 据及所述的第二显示数据的亮度平均值为所述的画面中对应于所述的像素的 显示数据的预定亮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