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3313.4 | 申请日: | 201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曹昌强;顾月松;操礼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 地址: | 2150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链 折弯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折弯在金属冲压产品上是一种常见特征,通常的折弯模具结构如图1 所示,这种折弯模具结构在折弯时,因产品与折弯冲头发生的是相对滑动 摩擦,故在产品折弯外侧表面会有擦伤(R角越小擦伤越严重)。
为解决此问题,有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折弯冲头的R处改为 滚轴结构,见图2:折弯时,滚轴在产品的带动下滚动,因此产品外侧表面 与滚轴发生的是滚动摩擦,成形后擦伤痕迹明显减少。但是这种结构还是 有摩擦发生,因此不能完全避免擦伤。对于外观有严格要求的产品,上述 结构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擦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铰链式折 弯模具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包括有下模板,其中: 下模板上设有固定铰链座,固定铰链座与折弯冲头之间通过主连杆连接; 所述折弯冲头还通过副连杆连接浮动铰链座;所述浮动铰链座内安装有浮 动卸料板,浮动卸料板上设有对应的折弯镶块;所述浮动卸料板的浮动行 程大于等于副连杆转动垂直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铰链 座与主连杆采用第一铰链销呈转动连接;折弯冲头与主连杆采用第二铰链 销呈转动连接;浮动铰链座与副连杆采用第三铰链销呈转动连接。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模具结构的折弯运动是以转动与滑动相结合且 以转动为主,与产品表面几乎没有相对位移。因此,与产品表面几乎没有 相对滑动摩擦或滚动摩擦,能够实现产品表面无损伤、擦痕。由此可见, 特别适用于机壳,面板等表面要求无擦伤的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 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2是现有技术中折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在准备产品折弯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在产品折弯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在产品折弯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副连杆 2 折弯冲头
3 第二铰链销 4 主连杆
5 第一铰链销 6 固定铰链座
7 折弯镶块 8 第三铰链销
9 产品 10 浮动铰链座
11 浮动卸料板 12 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5所示的一种铰链式折弯模具装置,包括有下模板12,其与众 不同之处在于:下模板12上设有固定铰链座6,固定铰链座6与折弯冲头 2之间通过主连杆4连接。进一步来看,所述折弯冲头2还通过副连杆1 连接浮动铰链座10。并且,所述浮动铰链座10内安装有浮动卸料板11, 浮动卸料板11上设有对应的折弯镶块7。同时,考虑到被加工产品9的折 弯能顺利完成,浮动卸料板11的浮动行程大于等于副连杆1转动垂直方向 的位移。
再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有利于折弯冲头2与浮动 铰链座10之间能够以铰链连接的形式,进行顺畅的转动,所述的固定铰链 座6与主连杆4采用第一铰链销5呈转动连接;折弯冲头2与主连杆4采 用第二铰链销3呈转动连接;浮动铰链座10与副连杆1采用第三铰链销8 呈转动连接。
参考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来看,在折弯初始状态时,折弯冲头2置于需 要被折弯的产品9下方,折弯镶块7和浮动卸料板11将产品9压住。
折弯开始时,如图4所示,在冲床的作用下,折弯镶块7和浮动卸料 板11压住产品9一起向下运动。与此同时,浮动铰链座10和第三铰链销8 也随着浮动卸料板11向下运动。由此,伴随着浮动铰链座10向下运动的 同时,通过第三铰链销8带动副连杆1以第三铰链销8为圆心向上转动。
具体来说,在此期间,副连杆1通过第二铰链销3带动主连杆4以第 一铰链销5为圆心转动。这样,折弯冲头2也跟着副连杆1向上转动,从 而将产品9折起。随后,冲床继续向下运动,折弯冲头2继续向上转动, 直至折弯完成,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特(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3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纸浆模塑对滚式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玻璃卡纸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