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3187.2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庄子贤;傅远廷;潘治良;徐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CD)的应用范围正随着其自身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日益广泛。电信、互联网设备、测试/测量仪器、手持式数据管理设备、控制板自动显示器、办公设备、笔记本电脑和电子游戏机等诸多门类的产品都是LCD一展身手的舞台。由于LCD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必须依赖背光源来达到显示的功能,因此背光模块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LCD的质量。背光源模块主要是由发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楞镜片及塑料框等构成,其成本约占LCD模块的3~5%,所消耗的电力更占模块的75%,是LCD模块中最耗电的零组件。LCD背光源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直下式背光源是把发光源均匀地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后方,使背光可以均匀传达到整个屏幕,画面细节更细腻逼真;侧光式背光源,是把线或点状光源配置在液晶屏幕的四周边缘,再搭配导光板,让光源发光时,把从屏幕边缘发射的光透过导光板输送到整个屏幕区域,这样整体就有足够的背光量,可让液晶屏幕显示画面。
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侧光式LCD式背光源已成为了目前背光源发展的主流。侧光式最常用的光源有发光二极管(LED)背光和冷阴极荧光灯(CCFL)背光。其中,LED的亮度由LED集成电路的脉宽调制来调变亮度,其变化过程会造成电磁干扰和外接设备可能产生的讯号干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LED亮度调变造成的电磁干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该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包括框架及光源,其中,框架包括边框及反射板,边框为导体且设置于反射板之上。光源位于边框内而为边框所屏蔽。
优选地,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源是LED光源,并且LED光源是点光源组成的发光条或者是线光源发光条。
优选地,边框是金属框,更为一铁框。
优选地,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边框上,其中,光源位于导光板的一侧。
优选地,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更包括一光学膜,设置于导光板之上,其中,光学膜包括增透膜和扩散膜。
优选地,光源设置于边框内并为边框所屏蔽,从光源发出的光透过导光板、反射板和光学膜,以做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
采用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利用具有导电特性的边框,来屏蔽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源产生的电磁波,以减少电磁干扰或减少对触控设备产生的干扰。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源外露于边框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源位于边框内而为边框所屏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光源外露于边框的示意图。参照图1,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01、边框102、反射板(图中未画出)、导光板106和光学膜(图中未画出),边框102是铁框且设置于反射板之上,导光板106设置于边框102上,光源101外露于边框102且位于导光板106的一侧,光学膜设置于导光板106之上,光学膜包括增透膜和扩散膜。
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位于液晶显示屏幕的后方,其中,光源101是LED线光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光源101不仅仅限于LED线光源,还可以由LED点光源组成,液晶显示器的边框102不仅仅是铁框,还可以是其他材料的金属框。印刷电路板104通过触点103对光源101进行电连接,光源101的亮度通过印刷电路板104中的LED集成电路105的脉冲宽度来调变,其变化过程会造成电磁干扰和外接设备可能产生的讯号干扰。
根据图1的上述说明,LED亮度靠LED集成电路105的脉冲宽度来调变,其变化过程会造成电磁干扰和外接设备可能产生的讯号干扰,那么如何来减少这些电磁干扰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刻度显示的扩肛器座
- 下一篇:子宫造影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