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3005.1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浜崎一也;渡边征正;岩下裕子;丸尾敬司;山本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06 | 分类号: | G03G5/0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琦;王珍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图像 形成 装置 | ||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基体和配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感光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光层含有氧钛酞菁结晶作为电荷发生剂的同时,含有P-3或P-14 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和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作为添加剂,相对于100 质量份的所述感光层的粘结树脂,所述P-3或P-14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 的含量为4~10质量份,所述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0.1~10质 量份,空穴输送剂与电子输送剂的组合为下述HTM-2与ET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 剂的含量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的比为10∶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配置在所述基体与所述感光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含有粘结树脂和氧化钛微粒,且所述中间层的膜厚在0.3~ 10μm的范围内。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带电单元,所述带电单元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
曝光单元,所述曝光单元对利用所述带电单元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 体进行曝光,从而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用显影剂对利用所述曝光单元形成在所述电子 照相感光体上的所述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 显影剂图像;和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利用所述显影单元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 体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规定的记录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单元 包括转印带,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通过所述 转印带运送的作为所述记录介质的转印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不使用清 洁刮板的无清洁器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照相 感光体的带电电位在600~1000V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美达株式会社,未经京瓷美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0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