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隧道电缆非接触式感应取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2539.2 | 申请日: | 2010-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辉;姜理远;杨震威;张明广;付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1F38/20;H02H9/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隧道 电缆 接触 感应 装置 | ||
1.一种电力隧道电缆非接触式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至少一个取电回路,各 取电回路包括互感式取电装置,该装置与整流电路连接,整流电路与保护电路和功率因数矫 正电路连接,功率因数矫正电路与稳压电路连接;各取电回路则与取电平衡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互感式取电装置包括互感器及其配套的线圈L2和电容C1,预防尖峰脉冲的瞬态电 压抑制二极管TVS1跨接在线圈L2和电容C1两端;电容C1两端还并联高频滤波电容C2,高 频滤波电容C2与整流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B1;
所述保护电路为高压防护电路,它由二极管ZD1、电容C3、晶闸管Q1、电阻R1、电阻R2、 电阻R3组成,串联的二极管ZD1与电容C3两端并联串联的晶闸管Q1与电阻R3,晶闸管Q1 的触发极与电阻R2连接,电阻R2一路连接在二极管ZD1和电容C3之间,另一路与电阻R1 连接,电阻R1连接在电容C3和电阻R2之间;所述功率因数矫正电路由电容E1、电容E2、 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4组成,电容E1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 D3的阳极与电容E2连接,阴极与电容E1连接,电容E2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 的阴极经电阻R4接在二极管D3与电容E2间,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在电容E1与二极管D2 之间;在高压防护电路与功率因数矫正电路间并联泄压二极管TVS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隧道电缆非接触式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稳压电路包 括输入滤波电容E3,输入滤波电容E3一端接地,另一端与上拉电阻R5连接,上拉电阻R5 与直流输入电源连接,上拉电阻R5与电源芯片U1工作控制端JA1串接,电源芯片U1工作控 制端JA1另一端接地;频率补偿电容C5、C6并联并与电源芯片U1连接,电源芯片U1还与定 时电容C7连接;电源芯片U1输出端与串联的电阻R7、R8、R9组成的电压调整电路连接,电 源芯片U1的FB引脚连接在电阻R8和电阻R9之间,检测输出电压并降低开关频率,在输出 电压低于调节电平时控制软起动电压斜坡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隧道电缆非接触式感应取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取电平衡 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二极管TVS3、滤波电容E5和滤波电容C12,二极管TVS3与滤波电容E5 间连接二极管D6,二极管TVS3还与熔断器FR1连接;滤波电容C12两端并联控制芯片U2, 控制芯片U2的4脚即为公共设定端,各电源芯片通过一公共电阻进行设定,各电源芯片共同 作用,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5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