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循环泵及机油净化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02013.4 | 申请日: | 2010-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袁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振杰 |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赞坚;逯长明 |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循环 机油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关于机器或发动机的润滑剂净化装置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循环泵及机油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泵都是单向的。当在循环净化机油的时候,需要两个泵同时工作,一个泵负责将待净化的机油从容器中抽入滤清器中过滤净化,另一半负责将过滤净化的机油抽回到容器中。两个泵同时工作,不经加大了设备成本,也增加能耗,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循环泵及机油净化系统,其将两个泵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泵,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能耗。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循环泵,包括上座、中座、下座、第一主轮、第一附轮、第二主轮及第二附轮;所述第一主轮与所述第一附轮配套啮合,所述第一主轮与所述第一附轮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上座与所述中座组成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主轮与所述第二附轮配套啮合,所述第二主轮与所述第二附轮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中座与所述下座组成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主轮的转轴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主轮的转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套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主轮与马达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向循环泵还包括用于压力调节的压力调节器。
优选地,所述双向循环泵还包括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马达为感应马达。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油净化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向循环泵、滤清器、副箱,所述双向循环泵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滤清器连接,所述滤清器与所述副箱连接,所述副箱与所述双向循环泵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与待净化机油的容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副箱设置有感应器与控制阀,所述感应器、控制阀与所述双向循环泵的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循环泵,所述双向循环泵的第一主轮与所述第一附轮配套啮合,第一主轮与所述第一附轮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上座与所述中座组成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主轮与所述第二附轮配套啮合,所述第二主轮与所述第二附轮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中座与所述下座组成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主轮的转轴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主轮的转轴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套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主轮与马达传动连接。本双向循环泵将两个单独工作的本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泵,共用一个马达,马达同时带动第一主轮和第二主轮旋转工作,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能耗。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油净化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向循环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双向循环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向循环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向循环泵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双向循环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二主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二主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4中第二附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二附轮的俯视图;
图9为图4中第一主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主轮的仰视图;
图11为图4中第二附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第二附轮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机油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中单箭头为机油的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图12,图1为本发明中双向循环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双向循环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双向循环泵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双向循环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第二主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第二主轮的俯视图;图7为图4中第二附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第二附轮的俯视图;图9为图4中第一主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第一主轮的仰视图;图11为图4中第二附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第二附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振杰,未经袁振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0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