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换齿多用快速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1573.8 | 申请日: | 201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蒋章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 |
主分类号: | B25B13/10 | 分类号: | B25B13/1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换 多用 快速 工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换齿多用快速工具,本工具适用于快速拧紧或松开各种螺母(栓)、水管和扭动异型工件。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拧紧或松开各种螺母(栓)、水管和扭动异型工件的手工工具为多种类型的扳手、水管钳等。中国专利93218174.0虽具备了上述诸种功能,构成一多用快速棘爪扳手,但在具体的实作中,即使该扳手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使用的时间一长,该种扳手的齿尖会变钝,在咬合工件时就会有打滑的现象出现,使该扳手无法使用,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会使该工具由于齿的原因造成过早的报废,不利于对资源节约。因而,中国专利93218174.0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替换齿多用快速工具,它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其工作长效率和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替换齿多用快速工具由手柄、勾状扳口和弹簧固定结构构成,其头部呈半圆状,半圆部分有防滑齿,整个半圆部分为一可以卸下和调换的替换齿,替换齿后部有一崁入式卡口,该卡口呈燕尾状,防止替换齿脱落,同时为防止替换齿侧向滑动,有一替换齿固定销钉从柄体前部进入替换齿;半圆头部下方有一条状槽口,以容纳插入条状槽口里的勾状扳口后部,并由销钉将该勾状扳口后部固定在条状槽口内,使钩状扳口以销钉为圆心固定点作自由张合;弹簧固定结构主要由弹簧构成:弹簧固定销横穿条状槽口,成为弹簧一端足缠绕其上的固定支点,弹簧另一端足穿入或接触勾状扳口的插入条孔部分形成另一支点,其作用在操作回旋时,扳口在弹簧的张力支撑下可很快复位,为下一个扭动动作做好准备;扳口头腹部和背部均有防滑齿,头腹部的防滑齿为一可以卸下和调换的替换齿,替换齿后面有一崁入扳口头腹部的替换齿卡口,该卡口呈燕尾状,以防止替换齿脱落,有一替换齿固定销钉从扳口头部进入替换齿,以防止替换齿侧向滑动。
替换齿在本工具中的应用,延长了工具的使用时间,使其成为一种经济实用的工具,从而也大大节约了自然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图。
图中1,柄体,2,扳口,3,弹簧固定结构,4,柄体半圆状头部,5,半圆头部防滑齿,6,柄体半圆头部替换齿,7,柄体半圆头部替换齿固定销钉,8,条状沟槽,9,扳口后部,10,销钉,11,弹簧,12,弹簧固定销,13,弹簧端足固定支点,14,弹簧端足另一支点,15,开口,16,扳口头腹部防滑齿,17,扳口背部防滑齿,18,扳口头腹部替换齿,19,柄体半圆头部替换齿和扳口头腹部替换齿后部燕尾状卡口,20,扳口头腹部替换齿固定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扳口(2)在弹簧(11)张力的作用下,将扳口(2)向上顶住,使扳口头部腹部防滑齿(16)与柄体半圆状头部(4)之间形成一开口(15),柄体半圆状头部防滑齿(5)和扳口头部腹部防滑齿(16)用以咬合工件,以防止工件,特别是圆形工件从开口(15)中滑脱。扳口背部防滑齿(17)用于停止操作时,拇指扳动扳口(2)释放工件;弹簧固定结构(3)由弹簧(11),弹簧固定销(12),条状沟槽(8)和扳口后部(9)组成。弹簧固定销(12)横穿条状沟槽(8),成为弹簧(11)一端足缠绕其上的固定支点(13),弹簧(11)另一端足穿入勾状扳口后部(9)的插入条孔部分形成另一支点(14)。柄体半圆头部替换齿(6)由替换齿固定销钉(8)固定以防侧向滑动,扳口头腹部替换齿(18)由替换齿固定销钉(20)固定以防侧向滑动。柄体半圆头部替换齿(6)和扳口头腹部替换齿(18)后部卡口均成呈燕尾状(19),以防止替换齿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1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