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虚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1470.1 | 申请日: | 201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满义;贺殿;李冲;马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西正大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K9/16;A61P1/14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481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脾虚症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脾虚症的由中中药组成的药物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脾虚症为常见病,脾胃机能不足,升降出入功能失衡,从而出现以脾虚为主的一组症候。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偏亢,免疫功能及代谢水平偏低等。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脾虚致病因素主要有湿邪、忧思、饮食劳逸、味偏嗜等所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偏亢,免疫功能及代谢水平偏低等的脾虚证发病率正呈现逐年的增加趋势,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补脾土为治疗大法,用之得当,收效卓着。
综合考虑,虽然各医者论治的角度不同,但均是以深刻解析病因病机特点为核心,和调脏腑经络为主旨,综合用药直入病所,通过改善主要症状来推动人体平衡的再建立,其中所含的治法多样、用药灵活,但主要以建中益气、助运、生津、补血、举陷、摄液、行水为主。脾居中州,主中气、健运,抓住建中气一法,随食随化,补脾育阴而生精,升提中气,调整水液运行;运化水谷,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荣养全身。显效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五味异功散、健脾丸、参苓白术丸、二冬膏、玉竹膏、珠玉二尘粥、资生汤、无比山药丸、石斛夜光丸、四君子汤加首乌或黄精、小剂量归脾汤、归脾汤、滋辟饮、无比山药丸、五苓散、五皮饮、实脾饮等。
中国发明专利95108291.4公开的一种营养保健软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保健食品。这种软糖主要由(1)果仁10-50%食药两用的食品或药品;(2)党参、黄芪、山药、大枣、其中一种或几种1-30%;(3)首乌、黄精、枸杞、生地、其中一种或几种0-20%;(4)山楂、茯苓、其中一种或几种0-10%;(5)木耳、银耳、琼脂、海藻酸、果胶、其中一或几种1-10%;(6)蜂蜜、木糖醇、其中一种或几种余量组成。这种保健软糖以补气、滋阴、健脾益肾为主,尤其适合身体虚弱、心脑血管功能欠佳的中老年人食用。
中国发明专利94119239.3公开的一种含精保元饮,由黄芪、党参、大枣及甘草加水煎制而成,它用于对疗治疗,适于治疗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的症状。如:肿瘤病人由于放化疗而引起的不适应征;儿童体质虚弱,以及表现为气虚、血虚、气血两虚症的妇科病人。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治疗与保健饮品。将其制成浓缩的口服液,能够长期的、方便的服用,而且价格低廉。临床研究表明,对症治疗效果甚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脾虚症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组成与重量份为:
炙黄芪35~45g,党参12~20g,大枣8~14g,黄酒8~15g。
本发明药物可以按上述组份和重量份称取炙黄芪、党参、大枣和黄酒,黄芪、党参、大枣经水煎,水煎液加入黄酒即可饮用。
本发明也可按下述方法制备成颗粒服用:
a.先将净选的黄芪浸润后切片,再用相当于黄芪重量25%的槐花蜜蜜炙处理,再将经蜜炙处理后的黄芪分别用12倍、10倍和8倍的水提取3次,将水提液合并,经沉淀后取清液浓缩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黄芪粉;
b.将净选的党参和大枣清洗,大枣除核,然后干燥处理;
c.按比例称取黄芪粉、党参和大枣,经充分粉碎处理后混合均匀,再加入黄酒制粒,得到固体剂型的片剂、或丸、或粒、或冲剂。
在以上步骤c中也可在药物中加入适量的糖、香精,以调整其口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西正大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陇西正大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1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