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1009.6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7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从登;陈大俊;席青;徐宁;梁红军;李建通;吴国华;吴建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C08G18/48;C08K9/00;C08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6 浙江省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凹凸 土改 聚氨酯 弹性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纳米凹凸棒原土经过滤、溶解、搅拌、静置、再搅拌、再过滤、研磨和烘干处理,然后加入溶剂,混合物在超声波振荡器中超声处理1~5小时,使纳米凹凸棒土在溶剂中呈絮状分散,形成纳米凹凸棒土的分散液;
(2)使纳米凹凸棒土溶液在低聚二元醇和反应控制剂a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机械搅拌分散形成稳定均匀的胶体,然后向溶液中加入二异氰酸酯制备预聚体溶液;
(3)冷却所制备预聚体溶液后,向其中逐步加入胺类扩链剂、胺类反应控制剂b的溶液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溶液;
(4)向得到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中加入防变黄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疏解剂,充分混合均匀,制备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纺丝原液;
(5)将所制备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纺丝原液通过干法纺丝得到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直径为10-100nm,长度为300-900nm,呈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凹凸棒土在改性的聚氨酯弹性纤维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聚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1800~4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反应控制剂a为正丁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类扩链剂选自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二胺、己二胺、2-甲基戊二胺或二乙撑三胺中的两种或多种,胺类反应控制剂b为二乙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凹凸棒土改性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凸棒土改性的聚氨酯弹性纤维中,纳米凹凸棒土在聚氨酯弹性纤维中呈纳米尺寸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未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10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烧毛机的喷射式燃烧装置
- 下一篇:铝钢连接加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