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毒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000634.9 | 申请日: | 201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武;黄岐善;张红;闫泽群;乔晓东;华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C08G18/66;C08G18/34;C08G18/10;C08G18/12;C08J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刘东方 |
| 地址: | 264002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毒 阴离子 水性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无毒阴离子水 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聚氨酯。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分散介质,与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具有不燃、气味小, 节能,操作方便等优点,已广泛用作皮革涂饰剂、涂料和粘合剂等。
尽管与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的产品性能如耐水性还有差 距。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的颁布,对水性聚氨酯的制备研究有很多报道。
专利CN101003613A、CN1405196A、CN1930257A、CN1827690A、 CN1918251A、CN1510065A、CN1980964A等对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均有 报道。在这些专利及其他文献报道中,提到的水性聚氨酯制备方法大多 采用丙酮法,以二羟甲基丁酸(DMPA)为含亲水单体物质以引入亲水羧 基、以叔胺类物质为中和剂。由于DMPA在酮类、低聚物二元醇中的溶 解度较低,通常在将DMPA加入预聚体中时都是以N-甲基吡咯烷酮 (NMP)为助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慢性作用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 碍,引起呼吸器官、肾脏和血管系统的病变,而N-甲基吡咯烷酮沸点高、 最终不易脱除而滞留在材料中,从而带有一定得生物毒性。其次水性聚 氨酯通常以叔胺类物质如三乙胺为中和剂,而三乙胺有强烈氨臭,在水 中溶解度小,此类水性聚氨酯会散发出胺的臭味,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和 环境会造成危害,同时使制品有一定毒性。第三,在以往专利中大多使 用HDI、IPDI脂肪族异氰酸脂或TDI等芳香族异氰酸酯为原料,一方面 HDI、IPDI和TDI等异氰酸脂蒸汽压高、易挥发,在生产过程中易对人 和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以芳香族异氰酸酯TDI或MDI为原料的聚氨酯材 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分解产生致癌的芳香胺类物质。由此可见,虽然 常用的水性聚氨酯中的有机溶剂等对人体、环境有害物质大大减小了, 但生产、制品使用过程中,仍然会产生一定量对人体、环境有害的物质, 从而限制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医疗卫生、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专利CN1995086A公开了一种水性无毒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方法,该方法以KOH、NaOH为中和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 通过这些方法以消除毒性。但该发明为了避免使用助溶剂NMP而不使用 含亲水单体扩链剂,乳化时直接加水到预聚体中同时通过强力搅拌以实 现乳化分散,或者在使用了DMPA的条件下不使用助溶剂而直接用于预 聚体扩链,由于其醇溶性差,预聚体系呈现浑浊状,不利于扩链反应, 该发明的缺点是其制备的乳液粒径大、乳液不稳定而易沉淀、分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毒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的 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无毒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脂肪族聚合二元醇混合,加入催化 剂并在60-90℃,优选70-90℃下反应1-3小时得到预聚体;
b)向预聚体中加入含亲水基团的DMBA,在70-90℃下继续反应2-4 小时;
c)降低温度到25-35℃,在FLUKE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含 中和剂的去离子水,中和剂浓度为0.1-0.3mol/l,至乳液固含量约25-45%, 乳化0.2-0.5小时;
d)在乳液中加入二胺类扩链剂,继续乳化、扩链0.5-2小时得到水 性聚氨酯;
或为
a)将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脂肪族聚合二元醇、含亲水基团的 DMBA混合,并加入催化剂在60-90℃下反应2-5小时得到预聚体;
b)降低温度到25-35℃,在FLUKE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同时加入含 中和剂的去离子水,中和剂浓度为0.1-0.3mol/l,至乳液固含量约25-45%, 乳化0.2-0.5小时;
c)在乳液中加入二胺类扩链剂,继续乳化、扩链0.5-2小时得到水 性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