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衰减控制方法及衰减式平衡控制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00289.9 | 申请日: | 2010-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全志钢;吴祖峰;邓庆杰;李登峰;何保卫;陈勇志;叶奇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苏普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H11/24 | 分类号: | H03H11/24;H01P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永忠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衰减 控制 方法 平衡 控制电路 | ||
1.一种信号衰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一腔体耦合器,在所述耦合器中设置一衰减式平衡电路;
(2)固定所述腔体耦合器的体积,增加所述腔体耦合器的频带宽;
(3)通过所述衰减式平衡电路先将信号在低频衰减不变的情况下使高频衰减逐渐变大,使其衰减特性呈一向下的曲线;
(4)所述耦合器的耦合度使所述耦合器的高频耦合加强,生成的耦合度曲线与所述衰减特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衰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衰减式耦合电路包括多个电子元件及多条固定连接的电路;所述腔体耦合器的结构与所述衰减式平衡电路固定连接,且所述腔体耦合器的结构保持不变,所述衰减式平衡电路中电子电子元件为可调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衰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腔体耦合器体积固定后,气耦合度频带宽在满足频带内指标的同时,使其耦合度在后续信号衰减中留下足够耦合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衰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衰减式平衡电路的衰减量在无限宽的频带上呈一条直线即衰减量相等,先必须使低频衰减不变高频衰减逐渐变大才能使耦合度呈一条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衰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腔体耦合器的指标要求改变所述衰减式平衡电路中电子元件的器件值,调整所述衰减曲线的斜率,使所述腔体耦合器的耦合度在至少3倍频的范围内达到平衡。
6.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衰减式平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信号输入端及信号输出端,在所述信号输入端及信号输出端之间还包括两段滤波控制电路及一信号衰减控制电路;两段所述的滤波控制电路位于所述信号衰减控制电路的两端并与之相连;所述滤波控制电路的主控电路上包括一固定电阻R1,所述固定电阻R1两端还包括一分支电路,所述分支电路上还分别包括一固定电阻R2,所述固定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信号衰减控制电路的主控电路上包括一电感调控器L1,所述电感调控器L1两端分别连接两条并联电路,所述并联电路上分别设置一电容C1及固定电阻R3,所述并联电路相互连接后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衰减式平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电阻R3与所述电容C1串联连接,且所述电感调控器所在的主控电路与所述两条并联电路构成另一并联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衰减式平衡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滤波控制电路及一信号衰减控制电路构成一整体平衡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端及所述信号输出端分别置于所述平衡电路的两端连接点,且所述信号输入端及信号输出端为所述平衡电路的任意一端连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苏普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苏普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2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