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测力设备和秤有效
申请号: | 200990100536.3 | 申请日: | 200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F·施奈德;M·朔伊;A·梅茨格;H-R·布克哈德;P·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3/14 | 分类号: | G01G3/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瑞士格***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力 设备 | ||
1.一种测力设备(1、101、201、301、401、501、601),包括载荷引入部分、固定部分、平行导向部分以及力传递部分,其中,至少该载荷引入部分、该固定部分以及该平行导向部分一起被配置成整体平行四边形状导向机构,其具有形成该固定部分的固定的平行四边形腿部(5、105、205、405)、形成该力引入部分的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腿部(6、106、206、306、406、606)以及上部和下部平行四边形导向件(7、107、207、307、407、507、607;8、108),该上部和下部平行四边形导向件(7、107、207、307、407、507、607;8、108)在其端部处通过弯曲枢轴(9、10、11、12、409、611a、611b)连接至该平行四边形腿部(5、105、205、405;6、106、206、306、406、606),并且进一步具有力传递部分,该力传递部分将力传递至根据电磁力补偿原理工作的测量变换器,其特征在于,配置为承载臂(25、125、225、325、425、625)的称重盘支撑件以这样的方式被整体地结合到该力引入部分,即,所述承载臂(25、125、225、325、425、625)作为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腿部(6、106、206、306、406、606)的完整延续在朝着该固定的平行四边形腿部(5、105、205、405)的方向上实质上平行于该上部平行四边形导向件(7、107、207、307、407、507、607)延伸超过该弯曲枢轴(11、611a、611b),该弯曲枢轴(11、611a、611b)位于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腿部(6、106、206、306、406、606)旁边,其中,用于称重盘(3、203、303、403)的至少一个基座(27、127a、127b、127c、227、327、427、527、627)布置在承载臂(25、125、225、325、425、62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朝着该固定的平行四边形腿部(5、105、205、405)的方向上延伸的该承载臂(25、125、225、325、425)由一较小距离与该上部平行四边形导向件(7、107、207、307、407、507、607)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测量十分 之几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测量在0.3至1毫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承载臂(425)延伸超过该弯曲枢轴(409),到达该固定的平行四边形腿部(405)的区域,该弯曲枢轴(409)在该固定的平行四边形腿部(405)旁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腿部(206)装备有用于校准重量(211)的接收托架(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校准重量(211)的接收托架(210)与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腿部(206)一起形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的平行四边形腿部(5)具有悬臂延伸部(15、215、515),该悬臂延伸部(15、215、515)延伸到由该平行四边形导向件(7、107、207、307、407、507、607;8、108)和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腿部(6、106、206、306、406、606)界定出的该测力设备(1、101、201、301、401、501、601)的内部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该称重盘的该至少一个基座配置成具有锥形渐缩轮廓的竖直钻孔(27、127a、127b、127c、227、627),该锥形渐缩轮廓被设计成以无间隙装配接收锥形栓(4、204),该锥形栓(4、204)连接到该称重盘(3、203)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力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该称重盘的该至少一个基座配置成该承载臂(325、425、525)上的截锥形柱(327、427、527),该承载臂(325、425、525)设计成以无间隙装配接收连接构件(303、403),该连接构件(303、403)连接至该称重盘(3、203)的下 侧并且具有锥孔,该锥孔具有对于该截锥形柱(327、427、527)的互补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特勒-托利多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901005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