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收集应用性能数据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60737.7 | 申请日: | 2009-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0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P.芬代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5/16 | 分类号: | G06F15/16;G06F9/06;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谢攀;李家麟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集 应用 性能 数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收集应用性能数据的方法,包括:
对服务器上的服务器侧应用的预定函数进行插桩,以获得插桩函数操作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器侧应用包括线程;
维持每个线程的插桩函数调用栈;
基于插桩的所选择的函数的线程栈的空虚度,识别所述应用的执行服务器请求的线程;
对执行服务器请求的线程进行采样,以获得采样函数操作数据;以及
将插桩函数操作数据和采样函数操作数据进行组合,以形成统一的应用性能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此外其中,所述插桩函数操作数据包括应用线程的时间戳,并且其中,对应用线程进行采样还包括:对具有比预定时间段更久的时间戳的应用线程进行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具有比预定时间段更久的时间戳的应用线程进行采样还包括:仅对具有比预定时间段更久的时间戳且已知已超过典型等待时间的线程进行采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统一的应用性能报告包括:确定哪些服务器请求执行所耗费的时间大于预定时间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用线程进行采样还包括:使用专用采样线程来对应用线程进行采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统一的应用性能报告包括:对部分地通过在采样栈跟踪中定位插桩函数而形成的服务器请求调用树进行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服务器请求调用树进行构造包括:对具有时间线、插桩函数的明确起始/结束时间以及采样函数的近似起始/结束时间的服务器请求调用树进行构造。
8.一种用于收集应用性能数据的方法,包括:
对服务器上的服务器侧应用的预定函数进行插桩,以获得包括函数时间戳的插桩函数操作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服务器侧应用包括多个线程;
维持每个应用线程的插桩函数栈;
识别具有比预定时间段更久的最近时间戳的线程;
对所识别的线程进行采样,以获得采样函数操作数据;以及
将插桩函数操作数据和采样函数操作数据进行组合,以形成统一的应用性能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插桩的所选择的函数的线程栈的空虚度来识别所述应用的执行服务器请求的线程;以及对执行服务器请求的线程进行采样,以获得附加的采样函数操作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识别的线程进行采样包括:仅对具有比预定时间段更久的最近时间戳且已知已超过典型等待时间的线程进行采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统一的应用性能报告包括:确定哪些服务器请求执行所耗费的时间大于预定时间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统一的应用性能报告包括:对部分地通过在采样栈跟踪中定位插桩函数而形成的服务器请求调用树进行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对应用线程进行采样还包括:以小于每秒十次的频率对应用线程进行采样。
14.一种用于收集应用性能数据的系统,包括:
服务器,被配置为托管服务器侧应用;
所述服务器上的插桩模块,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对所述服务器侧应用的函数进行插桩,以获得包括应用线程中的函数时间戳的插桩函数操作数据,并且还被配置为维持每个应用线程的插桩函数调用栈;
所述服务器上的采样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服务器侧应用的应用线程进行采样,以获得采样函数操作数据,其中,所述采样模块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插桩而获得的时间戳的寿命以及根据栈的空虚度而对哪些线程执行服务器请求的确定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用线程进行采样。
1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报告模块还被配置为对部分地通过在采样栈跟踪中定位插桩函数而形成的服务器请求调用树进行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普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607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