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培养藻类和/或微生物以处理排放物的设备和生物外墙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7396.8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阿诺克·勒让德;尼古拉斯·戴斯马泽瑞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XTU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E04B1/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培养 藻类 微生物 处理 排放 设备 生物 外墙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排放物和/或例如,使得建筑物外墙(building frontage)能产生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一次生物化学能源的设备。本发明的设备能够用于产生生物燃料、有机分子、化合物和蛋白。
因而获得的生物燃料可以由油质生物质组成,所述生物质例如能够直接用于热电厂或能够通过高温分解转化为煤或生物石油的生物质。
本发明能够直接用于建筑物的能源需求和供应其自身的发电厂和/或输出和/或出售。
本发明还使得可能实施整合到在建或现有的现代或旧建筑物的外墙的新生物外墙和生物反应器。
技术背景
城市产生污染并从它们的热电厂、建筑物的锅炉房、制冷厂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来自建筑物的污浊空气的处理通常不易,特别是当污浊空气是从人以及地下停车场散发出,特别是从停车场散发出。
特别是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氮(NO2)逃逸到大气层并造成温室效应和气候恶化。
城市还消耗大量能源,而能源是在偏远处产生,并必须以高昂代价运输,即使是电能也有显著的压力下降。使用电能的完全装有空气调节器的商业区域通过热电厂消耗大量能源。
已经研究如何处理这些现今被称为排放物的气体的多种方案,特别是过滤器、通过植物的空气净化系统等。
不幸的是,这些系统非常昂贵,难以实施,特别是在现有建筑物中,需要复杂的维护,其本身代价较高,并且使用诸如过滤器产生其他污染物质。对于利用植物的系统,也存在植物的更新和维护问题,这是复杂的并需要大量劳动且难以自动化。
因此,确实需要能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缺点、不利和障碍的系统。
发明概述
本发明特别设计为应对上述需求和现有技术的不利。本发明更具体而言涉及设备,其包括:
-用于在水性培养基(aqueous medium)中培养藻类和/或微生物的容器,
-藻类和/或微生物培养物供应装置,
-将排放物注入到所述藻类和/或微生物培养物中的装置,其中所述排放物来自建筑物,
-调节藻类培养物温度的装置,
-连接排放物来源的建筑物与所述注入装置的装置,后者的功能是将来自所述建筑物的排放物引导到注入装置,和
-任选地用于促进藻类和/或微生物培养物生长的光照系统。
本发明还意图展示该设备如何用于处理排放物和/或产生生物质。
根据本发明,“建筑物”是指用于容纳人、动物或物品的任何结构。例如,其可以是工地(construction)、工业建筑物和/或办公室和/或住宅和/或农业建筑物,例如住宅、建筑物,热电厂和/或地下工程结构,例如,用于车辆交通和/或铁路交通的地下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隧道(motorway tunnel)、地下铁路隧道、停车场、隧道、地下公路网、混凝土面下的区域(area under slabs)、转变为人或动物或培养物栖息地或待用于工业或贮藏目的的洞穴或岩穴。
根据本发明,排放物可以是例如气体排放物或液体排放物。
根据本发明,“液体排放物”是指仅一种排放物或液体排放物的混合物。例如,其可以是来自建筑物的污染的液体和/或溶液。液体排放物可以因人类使用而污染。例如,其可以是来自盥洗室的废水,含有污染物和污染物质的液体,所述污染物例如诸如铅,镍的金属,所述污染物质诸如硝酸盐和盐。
本发明尤其允许再处理污染的液体排放物,例如上文所述的那些,例如,具有金属、盐、化学物质以及例如可能从建筑物排放的其他污染物质的排放物。
根据本发明,液体排放物或液体排放物混合物的处理可以由以下组成,例如,排除,换而言之,从液体排放物提取至少一种污染物质,污染物,例如诸如铅、镍的金属,硝酸盐,盐和任何污染物质。例如,其可以由以下组成:使液体排放物脱盐和/或使处理的液体更新。可以根据选择的藻类和/或微生物进行处理。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待处理排放物的所需处理选择藻类和/或微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XTU公司,未经XTU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7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