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56691.1 | 申请日: | 2009-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8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大村则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公共反转驱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时要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公共反转驱动。公共反转驱动是在交流驱动中使公共电极电位正负反转的驱动。例如如图10所示,在栅极总线反转驱动中,使正极性数据的灰度级基准电压范围Vp和负极性数据的灰度级基准电压范围Vn相互相等,使公共电极电位Vcom在比该灰度级基准电压范围高的一侧的电压电平V1和比该灰度级基准电压范围低的一侧的电压电平V2的2值电平间按每1水平期间反转。在将正极性数据写入像素的情况下,使公共电极电位Vcom为电压电平V2,在将负极性数据写入像素的情况下,使公共电极电位Vcom为电压电平V1。
利用公共反转驱动,不用分别准备正极性数据和负极性数据的各灰度级基准电压范围即可,因此能降低电源电压。另外,灰度级基准电压被正极性数据和负极性数据共用,因此能使生成灰度级基准电压的电路的构成简化。
在进行公共反转驱动的情况下,从图9所示的公共电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级101对公共电极103供给公共电极电位Vcom。该输出级101根据在输入的High(高)和Low(低)之间切换的公共极性反转信号,按每1水平期间切换高电位侧的电压电平V1和低电位侧的电压电平V2,将其从COM输出端子102输出。公共电极103连接到COM输出端子102,在与像素电极104之间隔着液晶层形成有液晶电容CL,而公共电极103自身也具有电容。因此,公共反转驱动是公共电极驱动电路使这些电容交替正负充电的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8072号公报(2006年7月6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84489号公报(1992年10月9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公共反转驱动中存在如下问题:如图10所示,在公共电极电位Vcom反转的瞬间,在向公共电极103的电位供给路径上会产生具有较大的峰值的充放电电流Icom。这是由于,如图11所示,公共电极驱动电路的包括推挽输出级的输出级101所具备的、包括公共电极电位Vcom的正极性侧的p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晶体管Tp和包括负极性侧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晶体管Tn的导通电阻较小,它们的导通电阻支配着输出级101的输出阻抗。输出晶体管Tp、Tn也可以是双极晶体管。在公共极性反转信号为High电平时,输出晶体管Tn为导通状态,在公共极性反转信号为Low电平时,输出晶体管Tp为导通状态。该浪涌电流为辐射噪声的原因。
因此,例如,如图12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面板111上隔着间隙具备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112的情况下,在触摸面板112的检测动作中,对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的信号进行积分处理,因此触摸面板112的检测动作容易受到上述辐射噪声的影响。由此,在检测结果中会产生由辐射噪声引起的误差,触摸面板112的检测精度降低,引起显著的灵敏度降低。
在图13示出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源电路100中,VCOMH生成电路110(高电位侧电压生成电路)根据高电位侧输入电压输出高电位侧电压VCOM,VCOML生成电路120(低电位侧电压生成电路)根据低电位侧输入电压输出低电位侧电压VCOM。并且,该电源电路100能利用VCOMH生成电路110和VCOML生成电路120进行公共电极电位的供给能力控制。在通过公共电极电位的极性反转、对像素电极施加电压使公共电极电位下降时,使公共电极电位的供给能力增大,在其它时候使供给能力降低。
但是,该专利文献1的电源电路100在公共电极电位的下降较大时使公共电极电位的供给能力增大,因此浪涌电流的峰值较大。因此,在液晶面板上搭载有触摸面板的情况下,浪涌电流引起的辐射噪声的影响较大,会导致触摸面板的检测精度降低。
另外,图14示出的专利文献2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电路是在用Y侧驱动电路12和X侧驱动电路13驱动矩阵状配置的电容性的显示单元11的构成中,从Y侧定时发生器32对晶体管QY1供给Y侧施加脉冲YSUS,对晶体管QY2供给Y侧三态控制信号YTSC,从X侧定时发生器33对晶体管QX1供给X侧施加脉冲XSUS,对晶体管QX2供给X侧三态控制信号XTSC。在此,三态控制信号YTSC、XTSC分别设定为在“L”时Y侧驱动电路12和X侧驱动电路13的输出为高阻抗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6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笔笔记保护器
- 下一篇:溅射靶及溅射靶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