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性超细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55537.2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镰田大史;中岛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2G1/02 | 分类号: | D02G1/02;D01D5/34;D01F8/14;D02G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性超细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是芯部由聚酯A、鞘部由共聚聚酯B构成的芯鞘型聚酯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要件,
(i)单纱纤度为1.5dtex以下,
(ii)芯部的面积A与鞘部的面积B之比A∶B为5∶95~80∶20的范围,
(iii)单纱强度为3.0cN/dtex以上,
(iv)纱的摩擦带电电压为2000V以下,
(v)聚酯A为抗静电性聚酯,该抗静电性聚酯中,相对于芳香族聚酯100重量份,含有(a)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聚氧亚烷基系聚醚0.2~30重量份和(b)与该聚酯基本上为非反应性的有机离子性化合物0.05~10重量份作为抗静电剂,
R2O-(CH2CH2O)n(R1O)m-R2 (1)
式中,R1为碳原子数2以上的亚烷基或取代亚烷基,R2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40的一价烃基、碳原子数2~40的一价羟基烃或碳原子数2~40的一价酰基,n为1以上的整数,m为1以上的整数。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中,共聚聚酯B为共聚了相对于聚酯总重量为0.1~5.0重量%的有机系紫外线吸收成分的聚酯。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中,有机系紫外线吸收成分为苯并 嗪系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中,共聚聚酯B为共聚了相对于除有机磺酸金属盐外的全部酸成分为1.0~5.0摩尔%的该有机磺酸金属盐的聚酯。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中,共聚聚酯B为共聚了相对于聚酯总重量以磷原子换算计为1,000~10,000ppm的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磷系阻燃剂成分的聚酯,
[化4]
(2)
上述式中,R1为氢或碳原子数1~10的羟基烷基,R2为氢、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24的芳基,R3为氢、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羟基烷基。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中,芯鞘型聚酯复合纤维在与单纱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3~8个从纤维截面中心部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的鳍部,下述式所定义的该鳍部的突起系数为0.3~0.7,
突起系数=(a1-b1)/a1
a1:从与纤维轴垂直的截面内面壁的内切圆中心至鳍部顶点的长度
b1:与纤维轴垂直的截面内面壁的内切圆的半径。
7.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其中,芯鞘型聚酯复合纤维在与单纱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在其纵向上接合了3~6个圆截面单纱的扁平形状,该扁平形状的最大径α(长轴)与垂直于该长轴的最大径的长度β(短轴)之比所表示的扁平度α/β为3~6。
8.布帛,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抗静电性芯鞘型聚酯超细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纤维株式会社,未经帝人纤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55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粘陶瓷制品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灭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