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热等压压力机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等压压力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54960.0 | 申请日: | 2009-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M·格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芬巴赫有限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F27B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等压 压力机 温度 方法 以及 | ||
1.一种用于控制热等压压力机温度的方法,所述热等压压力机包括压力容器(1),所述压力容器具有位于内部的装料区(19)和布置于所述装料区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隔热体(8),其中在所述隔热体(8)内设置有加热元件(4)和具有装料装置(18)的装料区(19),其中,至少所述装料区(19)被对流套(27)包围以构成对流间隙(2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容器(1)和/或所述装料区(19)内部经至少一个喷嘴(13)喷入流体以形成旋流(23),并且所述流体与所述压力容器(1)和/或所述装料区(19)内的流体混合,并且同时所述流体构成围绕所述对流套(27)的循环回路(29)并从所述对流间隙(28)进入所述装料区(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从所述喷嘴(13)以切向于围绕所述压力容器(1)的中轴线(26)的圆弧的方式喷入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与水平线倾斜的角度将所述流体从所述喷嘴(13)喷入所述装料区(1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容器(1)的所述对流间隙(28)中,导流板促进或阻碍所述旋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在两个彼此平行布置的环状间隙(9,17)中的)自然对流建立外循环回路(20)以进一步优化控制温度,所述外循环回路完全布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中的所述隔热体(8)之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快速冷却时,从所述喷嘴(13)流出的流体以较低的温度从所述底部区(22)直接送入导管(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快速冷却时,流体经由出口(24)供给到所述压力容器(1)外的流体冷却器(10),并接着经由入口(25)送入导管(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区(22)中进行快速冷却时,在所述压力容器(1)外冷却的流体经由包括喷射管(15)和文丘里喷嘴(16)的吸入式喷射泵直接送入导管(12)或在与来自所述底部区(22)的流体混合后送入导管(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快速冷却时,来自所述装料区(19)的所述旋流(23)中的流体在所述装料区(19)下方经由所述隔热体(8)中的通孔(14)进入所述外循环回路(20),并且与所述外循环回路(20)的流体混合,随后通过所述循环流经所述压力容器(1)的壁并作为较冷的流体经由所述通孔(14)回流到所述装料区(19)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经由垂直的通孔(7)在所述装料区(19)和所述底部区(22)之间交换和/或在水平的通孔(7)和所述底部区(22)之间交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快速冷却时,所述内循环回路(29)的流体在从所述对流间隙(28)流出之后并在流入所述装料区(19)之前在所述导流装置(30)内均匀地转向,并且至少不在所述装料区(19)中间转移到所述装料区(19)。
12.一种热等压压力机,所述热等压压力机包括压力容器(1),所述压力容器具有位于内部的装料区(19)和布置于所述装料区与所述压力容器之间的隔热体(8),其中在所述隔热体(8)内设置有加热元件(4)和具有装料装置(18)的装料区(19),其中用对流套(27)围绕至少所述装料区(19)以构成对流间隙(28),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容器(1)内布置与所述压力容器(1)内部的至少一个喷嘴(13)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管(12),其中,所述喷嘴(13)的出射角适于在所述装料区(19)内形成旋流(23),并且所述导管(12)以不同的温度与所述压力容器(1)的区域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等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3)的出流方向设置成与所述压力容器(1)的中轴线(26)相切和/或水平。
14.如权利要求12和/或13所述的热等压压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13)的所述出流方向设置成与所述中轴线(26)相切并从水平线向上或向下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芬巴赫有限两合公司,未经迪芬巴赫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9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软件对象的动态互动方法与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