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54231.5 | 申请日: | 200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藤川阳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F1/1345;G02F1/1368;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具备有源元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代替布劳恩管(CRT)迅速普及的以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为代表的具备采用有源元件的显示装置活用高画质、节能型、薄型、轻型等特征而广泛应用于电视、监视器、便携电话等各种电子设备。
在这种显示装置中,具备如图10所示的具有密封在上下基板101、102间的液晶分子、有机EL分子等显示介质的显示面板100。
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虽未图示,在上述上基板101上具备相对电极、彩色滤光片层,另一方面,在上述下基板102上具备像素电极、有源元件(薄膜晶体管或者薄膜二极管等)。
另外,近年来,在便携电话等小型电子设备所用的小型显示面板中,为了减少成为死空间的边框区域,提高可靠性,在上述下基板102上,还存在将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形成于单片电路的趋势。
如图10所示,用于驱动现有构成的上述显示面板100的电信号一般通过连接到未图示的外部控制电路、压接于上述显示面板100的端子区域103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104被施加到设于上述下基板102上的用金属薄膜图案化的端子。
以往,作为提高显示面板的输入端子的结构的多样性的方案而提出了各种构成。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如图11所示,在采用薄膜二极管(MIM元件)204的显示面板221、222中,外带的驱动IC将带有TAB的多个端子部207、210如图11的(a)那样集成在薄膜二极管元件侧基板201上,或者如图11的(b)那样集成在相对侧基板202上。
在图11的(a)的构成中,在上述元件侧基板201上,多个像素218矩阵状排列。另外,上述各像素218具有驱动液晶的薄膜二极管(MIM元件)204,与上述薄膜二极管(MIM元件)204导通地形成有像素电极206。另外,在上述元件侧基板201的上方,按所排列的像素218的每列(图中纵方向)对像素电极206形成有面积足够大的焊盘237。在上述各焊盘237的端部设有第1端子部207。
另一方面,上述各像素218按每行(图中横方向)利用像素间配线203连接,在像素间配线203的端部形成有第2端子部210。
另外,在与上述元件侧基板201相对配置的相对侧基板202上,形成有与上述各像素218的每列相对的相对电极209,在上述各相对电极209的上方形成有与焊盘237相对的焊盘236。
此外,利用上述焊盘236和上述焊盘237构成以液晶为电介质的电容器以使电极转移。
另一方面,在图11的(b)的构成中,上述元件侧基板201的上述各像素218按每列(图中纵方向)利用像素间配线203连接,在上述像素间配线203的端部形成有相对于像素电极206面积足够大的焊盘216。
另外,在与上述元件侧基板201相对配置的相对侧基板202上,形成有与上述各像素218的每行(图中横方向)相对的相对电极209,在上述各相对电极209的端部形成有第2端子部210。上述相对电极209由透射过光的ITO等透明材料形成。另外,在与上述焊盘216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焊盘217,在上述各焊盘217的端部设有第1端子部207。
根据图11的(a)和图11的(b)的构成,能在上述两个基板201、202中的任一方基板上配置数据信号输入用的端子和扫描信号输入用的端子,关于配置在上述显示面板221、222的周围、连接到上述各端子的电路构件,能实现一体化、连接方法的单纯化,能实现具备上述显示面板221、22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如图12所示,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下侧的基板310上配设有:数据信号线301;连接着上述数据信号线301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302、扫描信号线303;以及连接着上述扫描信号线303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304、连接到上述数据信号线301和上述扫描信号线303的开关元件305、利用该开关元件305导通、截止的像素电极306和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302、为了从面板外部对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304传送各种信号而从那里引出的引绕配线组304a。
另外,沿着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304的外侧和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相对对边配设有公共转移用配线307,在该公共转移用配线307的对角位置配设有公共转移电极3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