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装置及摩擦材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52616.8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健司;矶野宏;出纳美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F16D65/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装置 摩擦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及摩擦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具备具有摩擦面的一对摩擦材料的制动装置及用于该制动装置的摩擦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现有的汽车用制动衬块及制动盘构成的制动装置是一种相对较硬部件和较软构件的组合。因此,现有的制动装置存在制动效果差、某一侧容易磨损的问题。例如,在对由柔软树脂类成分构成的非钢衬块和更硬的铸铁制动盘进行组合、通过粘附摩擦产生摩擦力的制动装置中,存在制动效果差的问题。另外,在对由硬钢纤维构成的低钢衬块和更柔软的铸铁制动盘进行组合、通过磨削摩擦产生摩擦力的制动装置中,存在制动盘磨损多的问题。
于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如下方式制造的制动衬块、制动盘及由该衬块构成的制动器,即:为提高耐磨性,通过在作为复合碳纤维的C/C复合母材的表面,将至少由碳化硅和金属硅构成且耐磨性优良的复合材料以规定比例配置而形成。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257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将硬质材料同时配置于制动衬块及制动盘双方的制动装置中,具有制动衬块及制动盘双方均磨损很少的优点。但是,如上所述,在将硬质材料同时配置于制动衬块及制动盘双方的制动装置中,制动衬块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摩擦系数)却未必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装置及摩擦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在不牺牲耐磨损性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摩擦力。
本发明的制动装置具备:第一摩擦材料,在第一摩擦面上具有第一硬质构件;和第二摩擦材料,在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第二摩擦面上具有第二硬质构件;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任一方包括沿着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槽部;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另一方包括与槽部抵接的凸部。
根据上述结构,制动装置具备:第一摩擦材料,在第一摩擦面上具有第一硬质构件;和第二摩擦材料,在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第二摩擦面上具有第二硬质构件;其中,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任一方包括沿着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槽部;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另一方包括与槽部抵接的凸部。因此,具有硬质构件的摩擦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在不牺牲耐磨损性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摩擦力。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作用于槽部与凸部的抵接部位的力中,包括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且与第一摩擦面及第二摩擦面中的任一方平行的方向上的分力。
根据这种结构,作用于槽部与凸部的抵接部位的力中,包括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且与第一摩擦面及第二摩擦面中的任一方平行的方向上的分力,因此,通过和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且与第一摩擦面及第二摩擦面中的任一方垂直的方向上的分力(第一摩擦材料和第二摩擦材料相互按压的力)的合力,作用于槽部和凸部的抵接部位的单位面积上的力与以往的平坦摩擦面相同,抵接部位的面积增大,由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摩擦力。
而且,优选为: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任一方包括多个槽部;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另一方包括分别与多个槽部抵接的凸部。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任一方包括多个槽部;第一硬质构件及第二硬质构件中的另一方包括分别与多个槽部抵接的凸部,因此,可以通过多个槽部和凸部获得更高的摩擦力。
而且,优选为:在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处的截面视图中,槽部及凸部呈相互抵接的波状。
根据上述结构,在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处的截面视图中,槽部及凸部呈相互抵接的波状,因此,摩擦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可以获得更高的摩擦力。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在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处的截面视图中,槽部及凸部呈振幅彼此不同的波状。
根据上述结构,在与第二摩擦面相对第一摩擦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截面处的截面视图中,槽部及凸部呈振幅彼此不同的波状,因此,限定了槽部与凸部抵接的部位。由此,使摩擦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变得稳定,可以获得稳定摩擦力。
而且,优选为:凸部包括球体及球体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凸部包括球体及球体的一部分,所以限定了槽部与凸部的抵接部位。因此,使摩擦面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变得稳定,可以获得稳定的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固型芯片接合薄膜
- 下一篇:一种基于同密技术下的条件接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