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涂覆玻璃的工艺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51981.7 | 申请日: | 200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M.拉贾拉;J.克斯基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尼克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D1/04 | 分类号: | B05D1/04;C03C17/00;B05B5/03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谭祐祥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工艺 设备 | ||
1. 一种用于涂覆玻璃(2)的工艺,使用至少一种或多种液体原材料,所述液体原材料主要在所述玻璃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进行反应,从而在所述玻璃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涂层,所述工艺包括:
利用一个或多个双流体雾化器(16)将所述液体原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雾化成液滴(17);以及
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双流体雾化器(16)中使用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充电,使得在所述雾化期间或之后所述液滴(17)的至少一部分变得带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进一步包括:
提供独立产生的电场;以及
将利用所述双流体雾化器(16)形成的液滴(17)送到所述独立形成的电场中,用于通过静电力将所述带电液滴(17)的至少一部分沉积在所述玻璃表面的所述部分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液滴(17)直接形成到所述独立产生的电场中。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带电的液滴(17)沉积在所述玻璃表面的所述部分上之前,将所述玻璃(2)或所述玻璃表面加热到大致所述玻璃(2)的退火温度或者至少所述玻璃(2)的涂覆温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玻璃(2)加热到至少100 ℃,优选加热到至少200 ℃,以及最优选加热到至少300 ℃。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加热所述雾化且带电的液滴(17)。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的雾化气体来加热所述雾化且带电的液滴(17)。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玻璃(2)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到所述独立形成的电场中,用于通过静电力将所述带电液滴(17)的至少一部分沉积在所述玻璃表面的所述部分上。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电晕充电(13)来对所述双流体雾化器(16)中使用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充电。
9. 一种用于涂覆玻璃(2)的设备(1),使用至少一种或多种液体原材料,所述液体原材料主要在所述玻璃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进行反应,从而在所述玻璃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涂层,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双流体雾化器(16),用于至少将所述液体原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雾化成液滴(17);以及
充电装置,用于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双流体雾化器(16)中使用的气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充电,使得在所述雾化期间或之后所述液滴(17)的至少一部分变得带电;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进一步包括独立产生的电场,用于通过静电力将所述带电液滴(17)的至少一部分沉积在所述玻璃表面的所述部分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双流体雾化器(16)被布置成将所述液滴(17)形成到所述独立产生的电场中。
11.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包括用于对所述雾化且带电的液滴(17)加热的加热装置。
12. 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布置成加热雾化气体,所述雾化气体用于加热所述雾化且带电的液滴(17)。
13. 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产生的电场布置成接纳所述玻璃(2)的至少一部分,用于通过静电力将所述带电液滴(17)的至少一部分沉积在所述玻璃表面的所述部分上。
14. 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包括第一电极(18)、第二电极、以及电源(12*),所述电源(12*)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18)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提供所述独立产生的电场。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8)或所述第二电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18)和所述第二电极是所述设备(1)的部件。
16. 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8)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设备(1)的其它部件电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尼克公司,未经本尼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19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