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0818.9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本间雅登;土谷敦岐;浅见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B29B11/16;C08J5/04;C08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丙烯 树脂 组合 | ||
1.一种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含有下述成分(A)~(D):
(A)增强纤维1~75重量%;
(B)第1丙烯类树脂0.01~10重量%,其中由烯烃成分的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50~99摩尔%;
(C)第2丙烯类树脂0.01~10重量%,其中至少含有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盐;
(D)第3丙烯类树脂5~98.98重量%,
其中成分(B)、(C)、(D)的重均分子量Mw的顺序为,成分(D)>成分(B)>成分(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成分(B),含有0.3~45重量份的所述成分(C)。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B)为实质上未改性的丙烯类树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至少以下述浓度含有羧酸盐,即,每1g树脂中,以式(I)所示的基团换算,总量为0.05~5毫摩尔当量,
-C(=O)-O-...式(I)。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的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盐的50~100%是由选自锂盐、钾盐、钠盐、钙盐、镁盐、锌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盐转化而成的。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的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盐的50~100%由铵盐转化而成。
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的重均分子量Mw在1,000~50,000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B)含有:30~100重量%的重均分子量Mw为30,000以上、小于150,000范围内的丙烯类树脂(B-1),和0~70重量%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0上、500,000下范围内的丙烯类树脂(B-2)。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D)具有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及/或其盐的基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D)含有:5~50重量%具有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及/或其盐的基团的丙烯类树脂(D-1),和50~95重量%不具有羧酸或其盐的基团的丙烯类树脂(D-2)。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B)是至少含有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盐的丙烯类树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至少以下述浓度含有羧酸盐,即,每1g树脂中,以式(I)所示的基团换算,总量为0.05~5毫摩尔当量,
-C(=O)-O-...式(I)。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的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盐的50~100%是由选自锂盐、钾盐、钠盐、钙盐、镁盐、锌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盐转化而成的。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的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盐的50~100%由铵盐转化而成。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C)的重均分子量Mw在1,000~50,000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B)含有:30~100重量%重均分子量Mw在50,000以上、小于150,000范围内的丙烯类树脂(B-1),和0~70重量%重均分子量Mw在150,000以上、500,000以下范围内的丙烯类树脂(B-2)。
17.如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增强丙烯类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分(D)具有键合于聚合物链上的羧酸及/或其盐的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08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