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疫苗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48516.8 | 申请日: | 200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杰西卡·赖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9/08 | 分类号: | A61K39/08;C07K14/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红春 |
| 地址: | 德国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疫苗 方法 | ||
1.一种制造对抗产生AB毒素的细菌病原体之疫苗的方法,其包括:
(a)在产生该AB毒素的条件下培养该病原体,并收获该培养物;
(b)于活体外使该AB毒素经酶裂解;及
(c)将步骤(b)之组合物与医药上可接受的载体组合。
2.如权利要求1之方法,其中使用磷酸肌醇(较佳六磷酸肌醇)作为该酶裂解的辅助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之方法,其中该等细胞系在收获后,自该培养基分离,且裂解该培养基中之AB毒素。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在裂解前自该收获物(较佳自该培养基)纯化该AB毒素。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该病原体为梭菌(Clostridium)属,较佳为艰难梭菌(C.difficile)、索氏梭菌(C.sordellii)、肉毒梭菌(C.botulinum)、产气荚膜梭菌(C.perfrmgens)、破伤风梭菌(C.tetani)、或诺氏梭菌(C.novyi),或为弧菌(Vibrio)属,较佳为霍乱弧菌(V.cholerae)、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灿烂弧菌(V.splendidus)、或鳗弧菌(V.anguillarum),或为致病杆菌(Xenorhabdus)属,较佳为嗜线虫致病杆菌(X.nematophila)、伯氏致病杆菌(X.bovienii),或为耶尔森氏菌(Yersinia)属,较佳为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pseudotuberculosis)、鼠疫耶尔森氏菌(Y.pesti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nterocolitica)、或莫氏耶尔森氏菌(Y.mollaretti),或为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较佳为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pertussis)、副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parapertussis)、或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bronchiseptica),或为放线杆菌属(Actmobacillus),较佳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uropneumoniae)、或猪放线杆菌(A.suis)及大肠杆菌(E.coli)。
6.如权利要求5之方法,其中该病原体为艰难梭菌,且在裂解前自毒素B纯化毒素A。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将佐剂添加至该组合物中。
8.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之方法所制造之疫苗。
9.如权利要求8之疫苗,其包含艰难梭菌的类毒素A和/或类毒素B。
10.对抗梭菌诱发之腹泻的疫苗,其包含艰难梭菌的类毒素A和/或类毒素B,其中所述类毒素A和/或类毒素B系藉由自身催化裂解自毒素A和/或毒素B生成的,任选与医药上可接受的载体一起。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制造之疫苗用于接种包括人类之动物,以抵抗产生AB毒素之病原体的感染的用途。
12.对包括人类之动物接种对抗产生AB毒素之病原体之感染的疫苗的方法,包括对包括人类之动物投与有效量之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制造的疫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林格尔.英格海姆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未经贝林格尔.英格海姆维特梅迪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85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