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食油假单胞菌菌株有效防治病毒性植物病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8301.6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容溱;黄仁天;张哲;金南圭;金亨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容溱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卢蓓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油 假单胞菌 菌株 有效 防治 病毒性 植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防治植物病毒病活性的食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leovorans)菌株;和包含它的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微生物制剂。
背景技术
园林作物的总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然而,大多数园林作物中发生多种植物病毒病,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损害园林作物的植物病毒包括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为了防治这些病毒,开发了农艺防治方法(例如使用无病种子和培育抗病毒的新品系的那些方法),但其效果并不显著。
同时,通过向植物中引入基因(如衣壳蛋白基因、复制相关基因、卫星RNA基因和反义基因)开发了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但要获得工业上的成功尚需时日(Fitchen,J.H.和Beachy,R.N.,Annu.Rev.Microbiol.,47:739-763,1993)。
最近有很多开发新微生物制剂的研究采用微生物来防治植物病毒。尤其地,微生物制剂是环境友好的手段,其能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并对哺乳动物无毒,因而对微生物制剂的需求在增加。
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微生物;和包含它的微生物制剂。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防治植物病毒病活性的食油假单胞菌KBPF-004(KCTC 10159BP);其培养物;所述培养物的干粉;和用于防治植物病毒性疾病的微生物制剂,其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菌株、其培养物或所述培养物干粉。
附图简述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目的和特征会从本发明如下描述中显而易见,附图分别显示:
图1:KBPF-004菌株的系统发生树;
图2:1000倍稀释的KBPF-004的25%可湿性粉剂(WP)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活性;
图3:通过RT-PCR确证的KBPF-004 25%WP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图4:通过RT-PCR确证的KBPF-004 25%WP对病毒单一或复合感染的抑制作用(C:Chungyang红辣椒;D:Daemyung辣椒;M:分子大小标准参照物;H:健康植物;N:未处理组;和1,2:KBPF-004处理组);
图5:KBPF-004 25%WP处理的病毒颗粒电子显微镜照片(TMV:烟草花叶病毒;PVY:马铃薯Y病毒);
图6:KBPF-004 25%WP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抑制作用;
图7:KBPF-004 25%WP对辣椒斑驳病毒(pepper mottle virus)的防治作用;
图8:KBPF-004 25%WP对水稻条纹病毒的防治作用(A:未处理组;B:500倍稀释的KBPF-004的25%WP处理组);
图9:KBPF-004 2.5%颗粒剂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作用;和
图10:KBPF-004的70%水悬浮剂(AS)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防治作用(A:未处理组(市售杀虫剂处理组);B:500倍稀释的KBPF-004 70%水悬浮剂和市售杀虫剂处理组)。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具有防治植物病毒性疾病活性的食油假单胞菌KBPF-004(KCTC 10159BP)菌株。
食油假单胞菌KBPF-004(KCTC 10159BP)形成具有梳状条纹轮廓的黄色圆形集落。该菌株为2~3μm长、0.3~0.5μm宽的棒状,并有单条长鞭毛。
本发明菌株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1479bp核苷酸序列的16S rDNA,其与食油假单胞菌IAM 1508T的序列有99.05%的序列同源性。通过依据Clustal法(Thompson JD等,Nuc.Acid.Res.25:4876-82,1997)构建系统发生树(图1)来研究本发明菌株的分类地位。
本发明菌株在其特异性的抗病毒活性方面不同于现有的食油假单胞菌。
因此,该菌株被命名为食油假单胞菌KBPF-004,并于2002年1月11日保藏于韩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Korean Collection for Type Cultures,KCTC),登记号为KCTC 10159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容溱,未经李容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8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计量输送装置
- 下一篇:半分体水上航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