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素化合物、所述色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染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48050.1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洋;坂井真;梶亮太;吉田充;小濑村诚治;铃木利贞;广濑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神户天然物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7D47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娟;李炳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色素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染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素化合物、所述色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染料。更准确地讲,本发明涉及优选用作天然来源的染料的色素化合物、所述色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染料。另外,本发明的“色素化合物”不仅包括呈黄色等颜色的化合物,而且还包括其无色的类似化合物。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各个产业领域都迫切期待具有不同色调的染料。特别是含有获自植物提取物等的天然来源的色素的染料可广泛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工业化学品等相关技术领域。
天然来源的可食用的黄色色素的已知实例是类胡萝卜素物质(栀子的番红花苷和番红花酸、油椰(油棕(Elaeis guineensis))的红花黄色素(safflomin)和金盏花的叶黄素)及黄酮类物质(姜黄的姜黄色素)(非专利文献1)。
另外,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用螯合树脂处理栀子提取物而无需吸附树脂处理或薄膜分离处理来提纯栀子黄色色素的方法。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生产红花黄色色素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红花提取物与活性碳接触以吸附含有色素成分的固体物质,用碱性溶液提取色素成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布(特开)号2004-131633 A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布(特开)号10-306224 A(1998)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Eiyogaku/Shokuhingaku Kyoiku Kenkyukai(Nutritiology/Sitology Educational Working Group)(主编),“ESKKA Food Chemistry,”DOBUNSHOIN,第107-121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已知用于食品等天然来源的黄色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物质。其色调有限。因此,期待新开发的上好的天然来源的黄色色素。
九洲冲绳地区的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水稻育种单位(Rice Breeding Unit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培育出栽培变种“Hatsuyamabuki(初山吹)”(以前的品系名称:Saikaioh 256),它通过使水稻栽培变种“Kinuhikari”突变而具有在其整个胚乳中呈黄色(这类情况是首次报告的)并且没有先例的特征。然而,尚未鉴定出“Hatsuyamabuki”的黄色物质的主要成分。
由此看来,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鉴定“Hatsuyamabuki”(水稻栽培变种)的黄色物质而提供新的植物来源的色素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色素化合物作为成分的染料。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从“Hatsuyamabuki”胚乳的醇/水提取物中成功分离出一种黄色物质和一种无色物质。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分析黄色物质和无色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揭示了该物质是一种未知的不同于传统类胡萝卜素或黄酮类色素的新物质。另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建立了其工业生产方法。这导致了本发明的完成。准确地讲,本发明概述如下。
(1)一种下式I的色素化合物:
[其中R1和R2独立表示羟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R4和R5独立表示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酰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下面的实线和虚线的组合表示单键或双键,而R6和R7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或可具有氨基和/或-COR8(其中R8表示羟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含氮杂环基团:
(2).(1)的色素化合物,其中上述式I化合物为式II化合物
[其中R1-R3独立表示羟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而R4和R5独立表示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酰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
(3).(2)的色素化合物,其中上述式II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神户天然物化学株式会社,未经独立行政法人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神户天然物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8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聚合物组合物
- 下一篇:作为杀真菌剂的取代的(吡啶基)-嗪基胺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