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声音再现装置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7895.9 | 申请日: | 200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文杰·艾迪·苏;陈盈揿;存胜·文森特·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G06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鹤 |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声音 再现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声音再现装置的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音频再现的参数和声音再现装置的功能两者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诸如扬声器、头戴式耳机、耳机等等之类的声音再现装置被用于声音的再现时,通常对于从声音再现装置发出的声音的参数需要某种形式的控制。这是因为对诸如音量、低音、高音、均衡器设置等等之类的声音的参数的调节可使得声音再现装置的用户能够将从声音再现装置发出的声音定制成与用户的期望相符的音频输出。
通常,对于声音再现装置的控制可以被集成到声音再现装置中或者与声音再现装置分开。例如,来自Creative Technology Ltd的Gigaworks T20扬声器在扬声器上包括多个拨盘,其中每个拨盘用于调节比如音量级别和低音级别之类的输出参数。通常,对于每个拨盘包括标记,这些标记用于指示声音再现装置的输出的参数的量化级别。在这种情况中,每个拨盘如何被校准将直接影响与该拨盘有关的使用方式。每个拨盘可能不会为用户提供合乎期望的控制感。例如,一个拨盘可具有被标记用于音量控制的八个级别。然而,即使该拨盘的分辨率允许用户选择这八个级别中的任何一个,因为该拨盘的分辨率,用户也可能不能够选择上述八个级别中的任何级别之间的参数级别。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合乎期望的。
在一些hi-fi组件系统中,拨盘或触动开关可用于调节输出参数。在一些情况中,参数的量化(数值)级别出现在hi-fi组件系统的数字显示屏上。在这个情况中,用户与参数的量化级别没有直接交互,因为用户利用诸如旋转拨盘、遥控按钮等等之类的外部控制器来控制量化级别,并且相应地用户在控制参数时的交互是脱节的。
或者,来自Creative Technology Ltd的Popz扬声器和大多数头戴式耳机/耳机不具有集成的能够改变音频输出的参数的控制机制。在这种情况中,音频输出的源可能能够控制这种扬声器/头戴式耳机/耳机的音频工作产品输出的参数。例如,当像来自Creative Technology Ltd的Zen Vision这样的媒体播放器被连接到不具有集成的控制机制的声音再现装置时,声音再现装置的输出的参数完全由媒体播放器控制。当控制从声音再现装置发出的音频输出的参数时,这也是用户与扬声器/头戴式耳机/耳机之间的脱节的交互。
当前,对声音再现装置的输出的参数的控制不允许希望控制声音再现装置的音频输出的参数的用户与声音再现装置之间的直接交互。这样,缺乏对于声音再现装置的音频输出的参数的直观控制。此外,也期望通过用户与声音再现装置之间的直接交互,在实现控制声音再现装置的输出的参数的能力的同时,也实现控制声音再现装置的功能的能力。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声音再现装置的音频再现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触摸感应面板;控制器,该控制器耦合到触摸感应面板,用于处理来自触摸感应面板的、与触摸感应面板上的第一附属体的初始接触位置、随后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率和离开时的接触位置有关的数据;以及视觉指示器,用于标示至少第一参数的级别,视觉指示器耦合到控制器,其中视觉指示器的最终外观由控制器所处理的数据决定。控制装置可被结合到声音再现装置中或与声音再现装置分开。
优选地,当第一附属体与触摸感应面板接触时,当第一附属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参数的级别按主增量增大,并且当第一附属体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第一参数的级别按主减量减小,其中视觉指示器的外观随着第一附属体的移动的方向而在视觉上相应地变化。
触摸感应面板可以是透明的并且被覆盖在视觉指示器上。优选地,当第一附属体的初始接触位置未能与视觉指示器上示出第一参数的当前级别的位置基本一致时,控制器忽略来自触摸感应面板的数据。视觉指示器可包括诸如以下视觉标记:多个发光源、多个LED、LCD面板,等等。多个LED中的每一个可能能够改变亮度的级别。
随后移动可以在诸如以下方向上:横向、纵向、径向、上述方向的任何组合,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