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链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733.5 | 申请日: | 200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小仓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38 | 分类号: | A44B1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金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 ||
1.一种拉链(1、21、31、41),具有:在左右的拉链带(4)的相对的各带侧缘部(4b)上形成有链牙列(2)的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3);具有安装在至少左右的所述链牙列(2)的一端部处的座管(12、34、44)及插管(11、23、33、43)的分离嵌插件(10、32、42);和使左右的所述链牙列(2)啮合、分离的拉头(8),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列(2)由螺旋状或锯齿状的连续拉链链牙(5)形成,
配置在一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3)上的所述插管(11、23、33、43)或所述座管(12、34、44)具有钩状的第一钩部(11c、23c、34c、43c),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跨着所述拉链带(4)的表背两面且一体地形成在该插管(11、23、33、43)或座管(12、34、44)的链牙列侧端部处,
在配置于另一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3)上的所述座管(12、34、44)或所述插管(11、23、33、43)与所述链牙列(2)之间,跨着所述拉链带(4)的表背两面配置有相对于所述座管(12、34、44)或所述插管(11、23、33、43)独立地形成的合成树脂制的啮合加强体(9、29、39),
所述啮合加强体(9、29、39)具有:以钩状形成在该啮合加强体(9、29、39)的所述座管(12、34、44)或所述插管(11、23、33、43)侧、用于与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卡合的第二钩部(9b、29b、39b);向与该啮合加强体(9、29、39)的所述第二钩部(9b、29b、39b)的朝向相反侧的方向突出设置、用于与相邻于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的所述拉链链牙(5)卡合的卡合突起(9c、29c、39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突起(9c、29c、39c)的带表背方向的厚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二钩部(9b、29b、39b)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列(2)由螺旋状的连续拉链链牙(5)形成,
所述卡合突起(9c、29c、39c)被配置在与所述拉链带(4)的带表面相比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牙列(2)由螺旋状的连续拉链链牙(5)形成,且在该连续拉链链牙(5)内贯穿插有芯绳(2a)的状态下,使用缝制线(2b)将所述链牙列(2)缝接在所述拉链带(4)上,
所述啮合加强体(9、29、39)包围着所述芯绳(2a)和所述缝制线(2b)且在从所述拉链带(4)的表面侧到背面侧的范围内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钩部(11c、23c、34c、43c)在钩前端部具有切口部(11f)或槽部(23h),
所述第二钩部(9b、29b、39b)具有能够嵌入到所述切口部(11f)或所述槽部(23h)中的嵌入突出部(9d、29d)。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嵌插件(10)被构成为,
所述插管(11)由嵌入体形成,所述嵌入体具有:能够插入到所述拉头(8)所具有的上下凸缘间的、薄板状的插管主体部(11a);和配置在该嵌入主体部(11a)的与链牙列(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处的轴部(11b),
所述座管(12)由大致J字形的枢轴支承体形成,所述枢轴支承体通过使所述轴部(11b)经由所述拉头(8)的链牙引导通路(8h)插入、和使所述轴部(11b)从该座管(12)的侧方直接插入都能够将所述轴部(1b)枢转支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嵌插件(32)被构成为还具有在所述座管(34)的前端部被一体化成形、且能够收容所述插管(33)的插座(3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嵌插件(42)被构成为还具有逆开用拉头(45),该逆开用拉头(45)以使后口与所述拉头(8)相对的朝向贯穿插在所述链牙列(2)上,并能够收容所述插管(43)及所述座管(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7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型材吊装自动机械手
- 下一篇:风机塔筒专用升降梯的上限位和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