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体和蓄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486.9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茂己;荒木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迪卡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55 | 分类号: | H01G9/155;H01G9/10;H01G9/26;H01M2/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体 装置 | ||
1.一种蓄电体(1),其包括:
用于存储电能的蓄电部;
用于收容蓄电部的壳体(9);
壳体(9)包括:
框架形状的外壳体(10),其包括具有开口部的两端面(15、16);
一对层压膜片(50、60),其分别被粘贴于外壳体(10)的两端面(15、16)而在外壳体(10)的内侧形成蓄电室(49);
各个层压膜片(50、60)包括:
粘贴部(52、53、54、62、63、64),其粘贴于外壳体(10);
膜部(51、61),其面向蓄电室(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体(1),其中,
外壳体(10)具有外周面(18),粘贴部(52、53、54、62、63、64)具有包围外壳体(10)的外周面(18)的外侧粘贴部(54、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体(1),其中,
该蓄电体(1)还包括借助外侧粘贴部(54、64)嵌合于外周面(18)的框体(30),将外周面(18)与外侧粘贴部(54、64)的接触面、框体(30)与外侧粘贴部(54、64)的嵌合面都形成为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蓄电体(1),其中,
该蓄电体(1)还包括与蓄电部相连接并突出到外壳体(10)的外侧的电极端子(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蓄电体(1),其中,
蓄电部由浸润层叠体(5)的电解液与隔着隔离膜(4)将正极体(2)和负极体(3)多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5)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蓄电体(1),其中,
蓄电体(1)由双电层电容器单元构成。
7.一种蓄电装置(20),其是将多个蓄电体(1)层叠而成的,其中,
各蓄电体(1)包括:
蓄电部(5),其用于存储电能;
壳体(9),其用于收容蓄电部(5);
壳体(9)包括:
框架形状的外壳体(10),其包括具有开口部的两端面(15、16);
一对层压膜片(50、60),其分别粘贴于外壳体(10)的两端面(15、16)而在外壳体(10)的内侧形成蓄电室(49);
各层压膜片(50、60)包括:
粘贴部(52、53、54、62、63、64),其粘贴于外壳体(10);
膜部(51、61),其面向蓄电室(4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装置(20),其中,
相邻的两个蓄电体(1)的膜部(51、61)相互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蓄电装置(20),其中,
该蓄电装置(20)还具有沿层叠方向对层叠的蓄电体(1)进行加压的加压保持件(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装置(20),其中,
该蓄电装置(20)的蓄电体(1)由双电层电容器单元构成,该双电层电容器单元是将蓄电部收容于壳体(9)中而形成的,该蓄电部由浸润层叠体(5)的电解液与将正极体(2)和负极体(3)隔着隔离膜(4)多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5)构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层叠体(5)的层叠方向的宽度大于外壳体(10)的层叠方向的宽度,加压保持件(25)压缩层叠体(5),以使层叠体(5)的层叠方向的宽度与外壳体(10)的层叠方向的宽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迪卡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迪卡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4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步车后桥陈放车
- 下一篇:一种装饰画及其穿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