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重机的钢缆挂设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076.4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4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栢菅信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C13/06 | 分类号: | B66C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钢缆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海上运输用集装箱的起重机的钢缆挂设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处理海上运输用集装箱的起重机的钢缆挂设构造,以往已知的有在构成假想倒棱锥体的侧面的至少4个钢缆绕挂假想面上分别将钢缆呈V字形配置的起重机的架线构造,或者钢缆悬吊式起重横梁的倾斜扭转装置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2)。另外,已知的还有在构成假想的长方体的侧面的至少4个钢缆绕挂假想面上分别将钢缆呈桁架状配置的货物装卸升降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架线构造据说几乎不会发生集装箱的摇摆,但是,由于受到拉运的制约,要在吊具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设置吊点。因此,需要具有被称作吊具上部装置的构件,重量增加,因而制造成本高。
专利文献2与专利文献1同样,由于受到拉运的制约,要在吊具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设置吊点,需要具有吊具上部装置(重量增加)。此外,由于具备两根卷筒,而且起重机小车上具备横向移动的移动框架,因而起重机小车的重量增加且制造成本高。
专利文献3是在相当于吊具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的起重机小车端部设置第1位移机构(参照图9),在相当于吊具的横向的端部的起重机小车端部具有追加的位移装置(参照图7)。但是,第1位移机构由于是在对钢缆的自由端进行保持的连接杆上相向地设置有两台衰减油缸,而且在设置在连接杆的两端的扇形杆上分别设置有钢缆力补偿用油缸,因而制造成本高。
另一方面,追加的位移装置(参照图7)仅对两根一组的钢缆之中的一根钢缆进行操作,因而响应性不一定高。再有,专利文献3由于是轴心朝向吊具的长度方向的下部滚轮以及轴心朝向吊具的横向的下部滚轮集中在吊具的4个角上的(参照图2),因而必须将集装箱专用吊具的4个角做得结实(重量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第326822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国实愿昭47-91210号(实开昭49-49667号)的缩微胶卷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表平10-5074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机的钢缆挂设构造结构简单且成本低,而且响应性及摇摆抑制力高,还能够应对高扬程及高速化。
本发明的起重机的钢缆挂设构造的特征是,在包括具有一个卷筒与多个滑轮的起重机小车以及具有多个滑轮的吊具,通过从前述卷筒引出的钢缆将吊具悬吊在前述起重机小车的下方的起重机中,在前述吊具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处所设想的钢缆绕挂假想面上,将从前述卷筒引出的两根一组的钢缆架设成这些钢缆在吊具与起重机小车之间分别形成三角形、且其斜边朝向彼此背离的方向,在前述吊具的横向的两个端部处所设想的钢缆绕挂假想面上,从前述卷筒引出的两根一组的钢缆架设成这些钢缆在吊具与起重机小车之间分别形成三角形、且其斜边彼此对向,并且,由前述钢缆形成的所有三角形全等。
本发明的起重机的钢缆挂设构造的特征是,具有:设置在起重机小车的一个端部上的卷筒、轴心为与卷筒的轴心垂直的方向且设置在吊具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中央部位的第一滑轮组、轴心与第一滑轮组的滑轮轴心平行且设置在起重机小车的四个角上的第二滑轮组、轴心与卷筒的轴心平行且设置在起重机小车的卷筒相反一侧的第三滑轮组、轴心与第一滑轮组的滑轮轴心垂直且设置在吊具的四个角上的第四滑轮组、轴心与卷筒的轴心平行且设置在起重机小车的中央部位的第五滑轮组;具有:从前述卷筒经由第一及第二滑轮组将吊具吊起的第1及第2的一组钢缆、从前述卷筒经由第三、第一及第二滑轮组将吊具吊起的第5及第6的一组钢缆、从前述卷筒经由第四、第五滑轮组以及第三、第四及第五滑轮组将吊具吊起的第4及第8的一组钢缆、从前述卷筒经由第四、第五滑轮组以及第三、第四及第五滑轮组将吊具吊起的第3及第7的一组钢缆;并且,各钢缆在起重机小车与吊具之间形成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造船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