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向用户终端独立传输附加内容来控制向用户终端传输内容项目在审
申请号: | 200980146950.2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4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卡尔·奎恩;大卫·克莱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H04M1/725;H04W4/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用户 终端 独立 传输 附加 内容 控制 项目 | ||
1.一种用于控制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向用户终端传输第一内容项目的方法,所述方法在移动通信网络(100,600)的内容提供服务器(138,614,618)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502)指示第一内容项目(134,610)的内容的内容指示符(146);
-基于所述内容指示符来确定(504)第二内容项目(150),其中,第二内容项目预期用于在用户终端(132)上与第一内容项目相关联地进行呈现;以及
-向用户终端传输(506)第二内容项目(150),其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第二内容项目的传输路径(S8,S9)与第一内容项目的传输路径(S3)至少部分地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传输第二内容项目的步骤独立于第一内容项目的传输而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接收内容指示符的步骤包括:接收标识第一内容项目(134)的项目标识符(SMS ID);传输第二内容项目(150)的步骤包括:与第二内容项目相关联地传输项目标识符。
4.根据之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二内容项目(150)是基于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来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二内容项目是基于内容项目的预期呈现区域是否覆盖移动终端的位置来确定的。
6.一种用于控制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向用户终端传输第一内容项目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移动通信网络(100,600)的内容分析实体(136,608)中执行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302)表示第一内容项目(134)的内容的数据;
-基于所接收的数据,确定(304)指示第一内容项目的内容的内容指示符(146);以及
-将内容指示符提供(306,S6)给移动通信网络的内容提供服务器(138,614,618),以独立于向用户终端(132)提供(S3)第一内容项目而向用户终端提供第二内容项目(150),其中,第二内容项目预期用于在用户终端上进行第一和第二内容项目的相关联呈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接收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内容项目的内容的副本以及内容项目本身。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
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对表示第一内容项目的内容的文本进行解析。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内容指示符包括:表示第一内容项目的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关键字。
10.一种用于控制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向用户终端传输第一内容项目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用户终端(132)中执行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移动通信网络(100)接收(802,S3)第一内容项目(134);
-从移动通信网络接收(804,S9)第二内容项目(150),其中,第二内容项目预期用于在用户终端上与第一内容项目相关联地进行呈现,第二内容项目的接收独立于第一内容项目的接收;以及
-与第一内容项目相关联地呈现(806)第二内容项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中,接收(804,S9)第二内容项目(150)的步骤包括接收与第一内容项目(134)相关的项目标识符(SMS ID),而且呈现第一和第二内容项目的步骤是基于项目标识符而执行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
其中,与第一内容项目内嵌地呈现(902)第二内容项目。
13.根据之前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一内容项目可以涉及以下至少一项:SMS服务、MMS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和IMS服务。
14.一种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当在内容提供服务器上执行时,所述指令促使内容提供服务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在内容分析实体上执行时,所述指令促使内容分析实体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69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晾晒架
- 下一篇:便携式电路检测器教具